【都市壓力】壓力大 未到40更年期? 滋陰補腎 卵巢「復工」助孕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時代步伐急速,高節奏、高壓力的生活,致使女士提早出現卵巢衰退現象。未到40歲便出現月經稀發、小量、閉經,或出現潮熱、多汗、煩躁、性慾低下、陰道乾澀等更年期徵狀。

補充激素,只是針對徵狀改善,令卵巢處於「依賴」狀態,卵巢功能不升反降;治療卵巢早衰,正確方向是「補腎」。

愈來愈多女性遲婚,部分更出現生育障礙。很多職業女性沒有注意提早出現卵巢衰退,或早已錯過了她們生育的最佳時機。當她們意識到子宮、卵巢已提早衰退,而未能完成生兒育女的任務時,或會造成極大心理影響。

腎虛或致卵巢早衰 懷孕機率5%

先了解什麼是卵巢儲備,女性一般從青春期月經開始便具備生育能力,持續約30年左右,而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應在20至30歲。女性的卵巢儲備出生時約有200萬個,到青春期的時候只有約30萬個,卵巢儲備在35歲後便會逐漸減少,生育能力下降,不孕和自然流產率增加,所以女性生育應在30歲前計劃好。一生之中最終只有400至500個卵泡會發育成熟並排卵,所以排卵數量是有限的,排卵健康則有良好的生殖能力,反之則不能受孕。

卵巢儲備低下的女性臨牀特點是年齡大過35歲、月經量過少,到醫院檢查時西醫會跟你說子宮內膜很薄,不足8mm,卵泡數目少,或者成熟的卵泡少於16mm,這些數據都顯示了卵巢功能不足,不能令卵子好好成熟,授精卵着牀十分困難。這些女士一般與腎虛體質有關,身體提早退化,而生殖功能亦會提早衰退。

而卵巢早衰的女性臨牀特點是40歲前便會出現月經稀發、小量或閉經,提早出現了更年期徵狀,如潮熱、多汗、煩躁、失眠、性慾低下、陰道乾澀等。檢查會發現子宮內膜薄、卵巢體積縮小。懷孕機率只有非常低的5%,就算配合IVF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也很低。

最新研究發現,卵巢早衰的發病率近年有持續升高和低齡化的趨勢,而最值得關注的是,不能生育問題再加上精神壓力,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繼之陸續出現血管、皮膚、骨骼退化等類似更年期的各種徵狀,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所以,積極控制和預防卵巢早衰對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而問題的關鍵就是「腎虛」,而早期的腎虛往往會被忽略。

補充激素 卵巢「依賴」功能更差

很多患者一經被確診為卵巢早衰,便會被盲目地補充激素,但從疾病本質上來說,這種治療方法及理念是不正確的。因為長期的大劑量補充雌激素,卵巢會處於「依賴」的狀態,當停止藥物後,自身雌激素的缺乏狀况會更加嚴重,導致卵巢功能更差,排卵質素及數量更低。除了副作用,外來的補充雌激素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卵巢功能,它們只是控制激素低下的臨牀徵狀罷了。

治療卵巢早衰的病人,要根據病因、病機及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而考慮,對渴望生育的患者來說,恢復卵巢功能、誘發排卵、提升受孕率才是正確方向,而「補腎」就是最佳方法。

飲食作息正常 改善體質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冲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14歲的時候,腎氣充盛,天癸按期來臨,冲任脈充盛,胞宮定期藏瀉,開始來月經,則可正常孕育;「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35歲後體質走下坡,生殖功能開始下退;「七七任脈虛,太冲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49歲後為正常收經時間,已經沒有正常生育能力。

《黃帝內經》云﹕「腎藏精,主生殖」,卵巢功能早衰的病機與腎水不足有關,腎臟在女性月經的產生及胎兒的孕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所以,補腎是治療高齡不孕的重點。腎虛的原因,可源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受後天的損傷導致,好像房事過度、精神壓力、大病損傷、經常流產刮宮等,都是常見病因,所以要避免。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休息不足,每日過度透支,導致臟腑機能過早衰退,張景嶽曰﹕「五臟之傷,窮必及腎」,繼而影響到生殖功能。

腎水不足,導致陰精匱乏,繼而出現了所有陰虛內熱的徵狀,這些徵狀與更年期徵狀大致相同,即潮熱、盜汗、煩躁、失眠、頭暈、耳鳴等。腎陰枯竭則難以受孕,當從源頭論治,治法滋補真陰,「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意思即是體內的腎陰漸漸恢復,基於陰陽互根互生,促進了體內的陰陽互相轉化,當腎氣充盛的時候,便能再次推動好生殖軸的運行,恢復卵巢的狀態,故能有子,主藥可用左歸丸。

若陰損及陽,出現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神疲氣衰等現象,可用右歸丸,溫補腎陽、填精補血,提升機體生育能力。只要努力不懈,從日常生活、飲食作息開始改善體質,健康規律,再按體質調治好虛損的體質,生育機率便會隨之而提升。

■輔助食療

按體質調治 改善生育能力

高齡不孕是卵巢儲備不足、卵巢低反應、卵泡品質下降的綜合表現。腎乃生殖軸之主導,「補腎」能有效抵抗臟腑功能衰退,而辨證論治乃中醫特色,按體質進行針藥結合、藥食配合等能有助提高療效,是高齡婦女妊娠成功的關鍵。

1. 熟地貞子黃精粥

材料﹕

熟地黃15克

女貞子12克

黃精15克

粳米30克

煮法﹕

先將熟地黃、女貞子、黃精包好,再加水入鍋煎煮2小時取汁備用,然後加入粳米煮成粥

食法﹕

每天一碗

功效﹕

滋陰補腎、益精明目,適用於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屬肝腎陰虛的人士

2. 參茸烏雞湯

材料﹕

鹿茸10克

紅參10克

枸杞10克

大棗5粒去核

烏雞 1隻

煮法﹕

先將烏雞切塊汆水,再將上述材料放入煲內,加入淨水燉3至4小時

食法﹕

每周1至2次

功效﹕

補腎助陽,暖宮助孕。適用於畏寒肢冷、腰痠疲倦屬脾腎陽虛的人士

文:香港中醫學會副理事長、註冊中醫鍾啟福

編輯:梁小玲

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2-1.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