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影響吞嚥及溝通 注意3個吞嚥困難徵狀 言語治療師制定個人化訓練改善問題
中風是當腦部血管閉塞或爆裂,令腦部細胞缺氧受損,患者有機會突然出現四肢癱瘓或麻痺、說話不清、視力模糊等。中風除了引發身體活動能力方面的後遺症,患者的吞嚥和說話能力亦可能有所影響,透過適當的言語治療復康訓練,有助改善患者的進食及溝通能力。首先了解吞嚥困難的3個常見徵狀。
相關文章:【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JUMP企業招聘日2022
】 雲集多間不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參展 有即場招聘及應徵 仲有專業專題講座 8月13日香港喜來登酒店 把握搵工機會 |
中風後出現吞嚥困難 注意3個常見徵狀
養和醫院言語治療師潘肇鋒表示,中風後不少患者出現吞嚥困難,影響其生活質素。有數據顯示大約一半中風後的病人吞嚥能力受損,其中腦幹中風病人更有高達八成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
常見的吞嚥困難徵狀包括:咀嚼速度及力量下降、食物從口腔溢出、進食時嗆咳等。若沒有適當處理吞嚥困難,食物可能會錯誤進入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或阻礙呼吸,危及生命安全。潘肇鋒指出,中風後對吞嚥能力的影響程度,視乎腦部受損的位置及範圍而有所不同。有研究指大部分病人的吞嚥能力會於中風後一星期有改善,約一成中風病人則在病發後半年仍持續有吞嚥困難。
言語治療師評估患者口腔肌肉能力 找出方法改善吞嚥安全
潘肇鋒指出,當遇到有吞嚥困難的病人,言語治療師一般會先評估患者口腔肌肉能力及進行臨床吞嚥測試,有需要時會用到X光或內窺鏡檢查病人的吞嚥情况。之後言語治療師會建議合適患者進食的食物質地,飲料的稀稠度、進食工具及姿勢等,令患者能安全進食。
不過,這些方法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用,需要由言語治療師事前評估及教導。部分病人可進行一些吞嚥訓練,例如用凍的檸檬味棉花棒,刺激口腔及咽腔不同部位,或者用微量電流去刺激及強化吞嚥肌肉,間接「教」腦部做出吞嚥動作。
相關文章: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中風影響溝通能力 左腦受損可致失語症
除了吞嚥問題,中風患者亦會面對咬字不清、發聲困難等問題。潘肇鋒解釋,由於發音與喉嚨及口腔肌肉的控制及力量有關,部分患者中風後出現聲沙或難以控制大細聲等問題;也有病人因舌頭肌肉不夠力或活動能力減退,令他們咬字含糊不清;有些病人則因為腦部控制發音的「程式」出現錯誤,導致發音困難。
除此之外,潘肇鋒表示,大約有四成中風後的病人,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溝通及語言障礙。其中左腦受損的病人會較多出現語言問題,醫學上稱之為失語症。失語症患者可出現語言理解、表達、閱讀或書寫方面的困難,受影響程度則因人而異。
針對中風導致的溝通問題,言語治療師會評估病人的情况,按其嚴重程度及受影響範圍,制定合適的訓練。對於咬字發音問題,言語治療師可與患者練習發聲運氣、咬字、口肌能力等。而對於失語症患者,言語治療師可設計合適的練習去提升病人的語言能力,例如練習命名物件、組織句子、描述事情、書寫閱讀等。
- 【痛症】頭痛原因多 注意頭顱重逾4公斤足見頸椎壓力大 致頸椎退化非罕見
-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 中暑 中西醫理解有別 酷熱天氣容易出現疲倦乏力、口乾、煩躁等徵狀 注意飲食宜忌 起居養生
- 【膝痛】跑步姿勢不當3原因 肌肉不平衡?扁平足致膝關節內旋?正確跑姿話你知 (姿錯能改)
- 【把脈】什麼是脈息比?1分鐘量度脈搏除以呼吸次數 比值(3或)6 病重快求醫
- 【鈉攝取】味精、鰹魚粉、雞粉、菇粉、瑤柱粉、大地魚粉鈉含量哪種最多、最低?
- 普拉提與瑜伽有不同 注意普拉提運動6大要點 強化核心肌肉助緩和腰痛
- 引起手麻痹的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醫食因緣)
- 腳趾甲太厚、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小問題」
- 【新冠疫苗】袁國勇: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傷風感冒病徵輕微 惟嗅覺持續數月未康復 出現「嗅覺幻覺」 呼籲接種疫苗
- 【前列腺】尿頻、小便慢、尿滲前列腺肥大觸發下尿道3大病徵 藥物、手術紓緩男人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