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以針灸為例,即使在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非常接受針灸作為乳癌輔助治療。現在已有足夠科學證據,證實針灸能夠幫助乳癌不同徵狀,如有效緩解因接受口服荷爾蒙藥所產生的潮熱;另外,針灸可幫助止痛、止嘔和增加體力;不少病人接受化療後都會有情緒緊張和失眠的徵狀,這個時候針灸可以幫忙。以上列舉都是美國醫學界認同針灸功效,因以上問題接受針灸亦都得到保險保障。
中藥改善恢復期體質
針灸在西方社會被廣泛接納,中藥呢?這方面西方研究較少,接受程度亦較低;反而香港和其他華人社會,利用中藥治療癌症比針灸較為普遍。中藥在乳癌治療各個階段可以發揮不同作用,例如病人手術後化療,可利用處方中藥來減輕各種副作用,如嘔吐、腹瀉、手腳麻痹等。在癌症完全消失後,即影像或抽血都驗測不到癌細胞,透過中醫四診,很多時會發現病人體質還有一些偏差,例如痰濕過盛又淤血阻塞。利用中藥活血化瘀化痰濕,固本培元,改善體質,可避免疾病死灰復燃。所以在疾病恢復期,切不可掉以輕心。西醫在這階段,除了某些病人需要荷爾蒙藥之外,並沒有其他治療,而中醫藥在這方面可以發揮所長。
另一方面,對於轉移了的乳癌,西醫有很多不同藥物作出針對性治療。除了傳統化療,還有標靶藥、荷爾蒙藥、免疫療法,甚至是以上各者混合使用。加上不少病人,例如部分骨轉移病人,接受高劑量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現在腫瘤科對於治療乳癌,可以用的「招數」多不勝數。中醫也有不少「招數」,按照病程和體質,辨證論治,例如有病人接受西藥治療後,出現胃口欠佳、手腳無力、肚瀉等脾胃氣虛徵狀,可以透過中藥如香砂四君子湯健脾胃補氣;有病人體內熱毒非常厲害,可用黃連、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中藥清熱解毒抗癌。以上只是例子,實際用藥要因病人而異。
掌握中西藥藥性免「撞」
中西藥並用的困難是要考慮西藥和中藥的相互作用,亦即平日所講會否「撞」。不少西藥需要透過肝臟不同酵素分解或激活,而各種中藥對於西藥代謝的影響存在很大未知數。可幸的是,現在我們有一定數量文獻和資料,可以尋找中西藥之間會否「衝撞」及其影響大小。加上臨牀醫生對中藥和西藥藥性掌握,定期為病人驗血和跟進治療進度,所以臨牀上影響並不大。
除了中西藥衝撞的問題外,中西醫如何在乳癌不同階段的切入點,並沒有很清晰答案。即何時用西醫,何時用中醫,何時中西醫共用等,是複雜問題,很難透過一個或幾個第三期臨牀研究所能夠解答。更重要的是像下棋一樣,定下不同「策略」,這方面有待中西醫兩方專家一齊去制定「兵法」。
在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余秋良帶領下,中西醫結合學會得到創新科技署資助,將雲集中西醫專家,一起制定關於乳癌治療的中西醫協作策略,希望日後能夠為乳癌病人和乳癌中西醫研究,帶來突破。
考慮相互作用 —— 中西藥並用的困難是要考慮西藥和中藥的相互作用,亦即平日所講會否「撞」。(YinYang、onairjiw@iStockphoto)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