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分享此內容: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迅速,全球多個地區都積極推動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為醫療服務帶來了多方面的革新及突破,為醫護人員作輔助診斷及治療,以為患者制定更適切的治療方案。

人工智能醫療器械  日常醫療作輔助診斷

「人工智能醫療器械」(AI-MD)是指採用AI軟件形式運作的醫療器械。目前,本港已有醫療機構將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應用於日常醫療服務中。

例如輔助診斷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能協助篩查病人的肺部 X 光片。如果檢測到異常影像,例如陰影或可疑變異,系統會提醒醫生優先檢查這些影像。一旦醫生確認肺部 X 光片存在異常,便可迅速安排病人作進一步檢查、覆診及治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醫生檢查 X 光片,使高風險病人能更快獲得後續檢查,加速治療過程並提升服務質素。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中大醫學院是全球首個測試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的基地,圖中屏幕綠色框內顯示AI系統偵測到的瘜肉。(明報資料圖片,黃志東攝。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相關閲讀:【十大癌症】乳癌新症降排名升?大腸癌排名跌可掉以輕心?


輔助治療:應用於癌症治療

至於輔助治療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同樣發揮重要作用,尤其在癌症治療中。醫生通常會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了解腫瘤的基因特性,再參考大數據進行醫學分析,以制定治療計劃及用藥方向。然而,單個樣本中可能包含數千甚至數萬個基因突變,醫生可借助「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更快、更精準地分析數據,適時制定出更合適的放射治療方案。


相關閲讀:癌症基因檢測 到底測什麼?抽取腫瘤樣本 vs. 抽血檢驗(瘤言情深)


鼓勵製造商申請表列

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應用亦日益普及。為配合相關發展,並幫助醫療機構及市民選擇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衞生署醫療器械科鼓勵更多製造商及進口商通過「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申請將其醫療器械列入名錄。截至目前,已有5項「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在制度下獲得認證,例如一款利用人工智能去分析心電圖的軟件。

對於使用者而言,在購買醫療器械時,可以通過查詢「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確認所選的器械是否獲政府表列。已表列的醫療器械在安全、品質及性能方面得到一定保障。

此外,醫療器械科亦於今年初發布了關於「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技術參考文件,為評估「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提供詳細的技術細節,協助製造商或進口商為器械申請表列時,能夠更好地準備人工智能的具體模型、數據集、性能和臨床評估等資料,並明確列出認證後的監測要求。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歡迎瀏覽衞生署醫療器械科的相關網站。

醫療器械列表資料庫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出版文件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撰文:衞生署醫療器械科電子工程師周浩邦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治療 「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 協助智選AI-MD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