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零歲至6歲是發育黃金期,當中肌肉發展是否理想,將影響日後的活動及協調能力,父母可以怎樣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童的肌肉呢?不同年齡在訓練大肌肉和小肌肉時又要注意什麼呢?
大肌肉、小肌肉控制動作大不同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婷婷指,人體活動要靠大小肌肉控制,大肌肉是控制走路、跳躍等大動作的肌肉,而小肌肉就用作協調細微動作,包括控制手指及手腕活動,好像綁鞋帶、執筆寫字等都是由小肌肉所控制。小朋友的大肌肉會比小肌肉早發展,吳婷婷指大肌肉會在小朋友零至1歲時首先發展,家長應在這段時間訓練他們的軀幹肌肉,例如腰頸肌肉的穩定性,到孩子1至3歲時,則可開始訓練他們的小肌肉。
日常生活訓練大小肌肉
大肌肉 | 小肌肉 | |
0-1歲 |
|
|
1-3歲 |
|
|
3-6歲 |
|
|
肌肉發展落後3個月 發展遲緩宜及早求醫
先天或環境因素都會影響肌肉發展,因此每個小朋友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吳婷婷指,如果小孩發展落後1至兩個月,家長毋須太擔心,可能只是幼兒未被啟發或未有機會做出不同動作。但如果發展與其他同齡兒童差距多於兩至3個月,就是發展遲緩,應向兒科醫生求診。
分辨孩童肌肉發展
如何分辨孩童肌肉發展是否理想?吳婷婷建議可參考以下標準:
6個月 | 可保持頭部穩定、用手支撐坐起 |
1歲 | 懂得扶家具站立或行走數步、可用大拇指及食指拾起物件 |
1歲半 | 可獨自行走一小段路 |
2歲 | 想跑但未必「穩陣」 |
3歲 | 可獨自上樓梯及用筆塗鴉 |
專題系列文章
- 白蝕成因和不同治療方法 缺少色素易曬傷增皮膚癌風險
- 照腸鏡前戒口低纖飲食服瀉藥 照後忌即吃刺激食物
- 孩子胸痛2個常見原因:肌肉拉傷、肋軟骨炎 5類心臟病或引起胸痛
- 痛風患者認清3類高中低嘌呤食物 多喝水助尿酸排出
- 生B要備課?備孕、產前檢查、母乳餵哺全方位準備 平安健康迎新生命
- 頑固性高血壓是什麼?服降血壓藥未能有效控制 微創手術從腎臟入手阻斷交感神經
- 成人患ADHD注意3個小動作?兒時忽略徵狀 長大學習工作遇挫敗始確診
- 「非正式照顧者」肩負照顧腦退化症家人 善用4類策略提升生活質素兼紓緩壓力
- 服食西藥期間要戒食西柚西柚汁? 沙田柚都要戒口?免增副作用風險
- 靜脈曲張2個高危因素:肥胖、長時間站立或坐 可併發出血發炎皮膚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