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月都M痛?對大部分女性來說,每月M到的滋味何止是幾天的不方便,還有令人坐、立、睡不安的難受!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指出,多達九成女性都試過經痛,但勿視為正常現象,因有外國研究顯示,約一成經痛個案可能是由疾病影響所致,例如子宮、卵巢疾病、癌症等,故必須查找經痛原因,及早解除經痛困擾!
M痛難忍月月求醫 證實子宮內膜異位
30多歲的Jennie(假名),自女兒在3年前出生後,每次經期腹痛都十分厲害,更甚的是令她無法工作及照顧小朋友,即使服食止痛藥也不太見效,最終都因劇痛難忍而求醫。
醫生察覺到Jennie年多以來幾乎每個月都因M痛求醫,雖然臨牀婦科檢查未發現異常,但仍懷疑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遂轉介Jennie至婦產科專科醫生跟進,經腹腔鏡檢查後,原來她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經治療後經痛也隨之消失。
經痛兩大類:原發性及繼發性
關醫生表示,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經痛背後沒有其他病理,主要是經期間由於子宮收縮而引起,通常在踏入青春期、初來經時,並在每次經期的首一、兩天出現經痛,而每個月「痛」的程度也相若,直至年紀漸長情况便會有改善。
至於繼發性經痛則與其他病患有關。「箇中原因有很多,例如子宮問題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腫瘤及癌症等,又或是卵巢有腫瘤、癌症,以致盆腔炎,都可引起經痛。還有一些可能非婦科問題也可引致經痛,如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長期經痛非正常 3種情况宜及早求醫
由於M痛十分普遍,有時痛的程度會令人「面青口唇白」,甚至有嘔吐及腹瀉等情况,惟很多女士都視為正常現象,並未有處理,直至痛楚難忍才求醫。
「嚴格而言,經痛並不是正常現象,除了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外,還有可能潛藏其他疾病,故有經痛困擾應找醫生檢查,及早確定是原發性或是繼發性經痛。」
關醫生強調,若出現以下3種情况必須盡快求醫:
- 若年紀較大才出現的經痛;
- 痛楚程度趨嚴重、痛楚位置有改變、經痛持續更長時間;
- 如兩次經期之間出血、經期不規律、陰道有異常分泌、體重變化等都是危險信號。
改善經痛有法 勿吸煙、過度減肥
在治療方面,關醫生表示,繼發性經痛必須從查找病源入手,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處理。至於原發性經痛,則一般可使用止痛藥物紓緩經痛,若同時需要避孕及調節經期,則可考慮避孕藥或子宮環,都有助改善經痛。
「女士們亦要避開一些可能會加劇經痛的因素,如吸煙、過度減肥引致體重過輕、情緒困擾等。」關醫生提醒女士們要正視經痛問題,不要當作必然或正常情况,如有懷疑必須衝破心理障礙,盡快求醫了解經痛根源,以解除長期「痛」苦。
專題系列文章
-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痛症】坊間拉腰治療?電熱棒?特效紓痛精油?慎防跌入「高科技」陷阱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 癌症基因檢測 到底測什麼?抽取腫瘤樣本 vs. 抽血檢驗(瘤言情深)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失眠】長期睡眠不足令人煩躁生痱滋暗瘡 嚴重可致眩暈抑鬱 中醫:6個安眠建議
-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