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

分享此內容:

嵌甲,俗稱「倒甲」,當趾甲生長時嵌入趾肉而引致疼痛,影響走路甚至日常生活的話,便需要接受治療。引致嵌甲的原因眾多,簡單如剪腳甲的方法不正確已有機會致病,而嬰兒及小孩都可能會有嵌甲問題。有足病診療師提供嵌甲的應對方法,原來一切可以由剪腳甲開始!還要注意選鞋6個秘訣,有助預防嵌甲。

提到剪腳甲,看似輕鬆平常,但如果修剪不妥當,便有機會引致各種足患,患者可謂苦不堪言。「養和足病診療服務」足病診療師鍾雪玲表示,如果剪腳趾甲剪得太短,容易遺漏甲邊的一角。當走路或不慎踢到障礙物,這一小片腳甲會如「倒刺」般,插進腳趾內,引致嵌甲。而根據臨床經驗,亦曾有家長替嬰兒修剪腳甲時剪得太短而致嵌甲的個案。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
養和足病診療服務足病診療師鍾雪玲表示,若日常剪腳甲習慣剪得太短,又或是長期穿著太窄的鞋子,都有機會導致嵌甲。(pexels)

捲甲、嵌甲與灰甲的迷思

嵌甲的另一常見成因是鞋履太窄。鍾雪玲稱,長期穿著太窄的鞋子有機會壓迫腳部,最終導致嵌甲。部分患者換鞋後情况會漸漸好轉,但若已有明顯的倒甲插到腳趾,可以造成劇痛,需要求醫處理。此外,灰甲也可引致嵌甲,原因是灰甲會令趾甲增厚並且捲起,夾緊腳趾兩邊的趾肉容易有嵌甲及疼痛的情况。

鍾雪玲補充,捲甲與嵌甲易被混淆,但其實兩者不盡相同。捲甲是指腳甲捲起,但不一定會嵌入趾肉或造成疼痛;嵌甲則是趾甲插入趾肉,可產生痛楚。如有懷疑,應及早向家庭醫生或足病診療師查詢,以便對症下藥。


相關閲讀:灰甲、傷甲 腳甲煩惱點算好?剪腳甲、選鞋子、足部護理勿忽略


修剪嵌甲未必造成痛楚

通常有嵌甲問題,患者第一步會向家庭醫生或足病診療師求診。在大多數情况下,當足病診療師為患者剪去插入趾肉的嵌甲後,情况已可大大改善。

許多人擔心求診足病治療等於要拔走腳甲,其實這是一大誤解。鍾雪玲指,對於輕症個案,足病治療師只需教導患者以小量棉花墊在趾甲下,或更換鞋履便可解決問題。即使足病診療師認為需要為患者修剪嵌甲,其實也未必會造成痛楚,許多情况甚至無需麻醉,在完成治療後可即日回家。足病診療師亦會指導患者每天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通常約一星期,傷口便可癒合。

如患者的病情較嚴重或嵌甲問題持續未有處理,傷口可能會因長期摩擦而長出肉芽,更嚴重的話,肉芽甚或會遮蓋半塊趾甲,患者或需往後持續跟進一段時間。


相關閲讀:【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腳甲「整形」防捲起

鍾雪玲續稱,如果病情較複雜,治療後新長出的趾甲可能仍會捲起,足病診療師可進行非入侵性的「趾甲矯形治療」,做法是將一塊膠片貼在趾甲表面,膠片上有一條幼細的金屬絲,可以拉平趾甲使其長出時不再捲起,此治療並不會產生額外的痛楚。

鍾雪玲提醒,要避免嵌甲的惡性循環,最重要是日常剪腳甲時,不要習慣將趾甲愈剪愈短、愈修愈入,以免趾肉包裹着趾甲,令新長出的腳甲再度壓迫趾肉,若患者想將腳甲剪得更短,會令嵌甲情况持續。

預防嵌甲 選鞋6個秘訣: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
宜選擇適合腳形的款式,鞋子前方也要留有一隻手指,即大約1厘米的空間。(pexels)

  • 腳形較闊鞋頭位置最好預留一隻手指的空間;
  • 扁平足扁平足容易導致走路時步履內傾,長遠令腳拇趾關節和腳甲受壓而變形,腳甲捲進去,便容易插入趾肉,所以應使用合適鞋墊改善。
  • 嚴選合身鞋子穿得下的鞋子並不等於合身。鞋子太窄容易壓迫甲邊;鞋子太闊,走路時易令腳掌衝前或在鞋內摩擦,引致皮膚破損。理想的選擇是適合腳形的款式、鞋子前方要留有一隻手指,即大約1厘米的空間。
  • 穿鞋方法穿鞋時可將腳掌退到鞋尾才繫緊鞋帶,避免走路時腳掌衝前,或在落斜坡、步行較快時撞傷腳甲。
  • 穿需綁鞋帶:或使用魔術貼的鞋子,會比「懶佬鞋」更能調整至貼合腳形。
  • 配合功能所需行山時應穿著行山鞋,並留意鞋帶別要鬆掉,應時刻保持繫緊。尤其下山時要避免腳掌衝前,撞到嵌甲。合適的鞋子不會令腳趾夾得太緊,否則一旦受傷,腳趾容易反覆發炎,難以痊癒。

(以上建議由養和足病診療服務 足病診療師鍾雪玲提供)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