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衛署疫苗指引:中風心肌梗塞康復逾3月後打 糖尿病、高血壓調校藥物者應延接種
近期出現多宗打科興疫苗後嚴重異常事件,衛生署昨向私家醫生發出暫擬指引,據暫擬指引,近期曾有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者,應延3至6個月、病情受控才打疫苗。此外,患糖尿病、高血壓等長期病患者,若病情未受控或正在調校藥物等,應延遲接種。
接種疫苗前應注意事項(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未列不宜接種血糖、血壓水平
至於如何評估病情受控,指引並未列明血糖和血壓到什麼水平不宜打針,建議醫生參考外國和本地指引,又提供食衛局現有關於診斷和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指引。
家庭醫生林永和認為指引為私家醫生提供了多一些資料,例如最近曾中風者要延遲打疫苗。他說明白衛生署沒有數據,很難定出清晰指引,希望當局加強與前線醫生溝通,例如舉辦網上會議,讓醫生交流接種的注意事項。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何栢良:未有充分數據 政府不必堅持長期病患打科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建議政府以精準數據分析接種科興疫苗會否增加中風或心臟病風險,惟暫未見相關公布。他認為未有充分數據前,政府不必堅持建議年滿60歲及長期病患打科興。他說如用過往心臟病及中風全年病發數據與目前比較,不夠精準,建議用今年每周及不同年齡組別的發病率,比較打科興後的發病率。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同一節目建議醫管局公布過去5年每年因心血管病或急性中風等死亡的數據,未來可每兩周更新。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左)昨日表示,至昨午約有19.8萬人已打第一劑疫苗,佔16歲或以上人口比例約3%,他說明白有些市民仍在觀望或猶豫,故將優先群組擴大至30歲或以上人士等,令合資格者增至550萬人,但相信短期內不會出現疫苗短缺。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右)亦有一同出席記者會。(賴俊傑攝)
較年輕市民接種 私醫:留意有否懷孕或已接種其他疫苗
此外,政府昨日宣布擴大優先組別後,林永和表示,其診所附近銀行有10名30至59歲職員隨即預約打疫苗,他估計新增組別預約情况與60歲或以上組別相若。林又說,私家醫生為較年輕市民打疫苗時,或少了對三高等長期病患的顧慮,但會更留意接種者有否懷孕、有否接種其他疫苗,例如子宮頸癌疫苗等。
澳門5周接種率9% 新加坡10周7%
不少鄰近地區已開始打疫苗,接種速度各異,據澳門當局數據,當地人口約68萬,2月9日開始為醫護等優先組別打疫苗,隨後逐步開放給所有澳門居民和外地僱員接種,截至本月14日、即開始接種約5周,當地約6.2萬人已打疫苗,佔當地人口比例約9%。
至於新加坡,據當局數據,當地人口約569萬,去年12月30日起推出疫苗接種計劃,截至3月8日、即接種開始約10周,約39萬人接種最少一劑疫苗,佔人口總數約7%,當中約22萬人已接種兩劑。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