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12至15歲兒童可預約接種BioNTech復必泰 關於打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副作用、出現病徵等6個問題
【明報專訊】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10日)公布有關為12歲至15歲兒童提供接種BioNTech(復必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服務,有以下3種安排。昨日衛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昨日稱初步數據顯示本港中學生接種後副作用率略較西方國家低。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目前數據顯示兒童打復必泰基本上100%有效。全球已有13個國家讓兒童打BioNTech(復必泰)疫苗,逾300萬兒童打過此針。至於5歲以下者則未必要打針。專家更解答了其他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問題,包括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三大要小心的病徵等,詳情如下:
相關文章: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Q:12至15歲學生及家長接種BioNTech復必泰有哪3種途徑?
1. 自行預約
.6月11日早上9時起在新冠疫苗接種專題網站預約,最快6月14日起接種
.接種當日帶同家長同意書,可在專題網站下載
2. 安排接送往接種中心:
.當局會為學校預留時段,由政府安排校巴接送師生和家長往返學校及接種中心
.最快6月21日可安排
3. 外展接種服務:
.若學校有約300人欲接種疫苗,可一日內安排好外展接種服務,包括校址鄰近的學校可集合一同打針,由現時營運接種中心的團隊負責接種
.如學校接種人數較少,可能要輪候。如只有數十人打針,可安排集體前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
.6月28日起為學校提供外展接種服務
.學校須提供約1500呎地方,供諮詢、稀釋疫苗、打針、觀察休息之用。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美國及以色列的研究顯示,每約5000至6000名青少年接種疫苗,便有一人可能出現罕見及輕微心肌炎,大部分出現在接種第二針後的4日內。他建議學校酌情讓學生在接種後放假兩、三天,並避免在接種後一星期內舉行陸運會。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港批BioNTech復必泰接種年齡由16歲下調至12歲 以色列錄針後現輕微心肌炎個案(附:美國12-15歲接種BioNTech後反應比率)
Q:12歲以上兒童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的有效性有多少?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昨日舉行聯席會議,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會後稱,目前數據顯示兒童打復必泰基本上100%有效。全球已有13個國家讓兒童打BioNTech(復必泰)疫苗,逾300萬兒童打過此針,建議盡快讓12歲以上兒童接種,因部分兒童感染可有嚴重併發症、助保護家中長者、助學校全面恢復面授課等,望日後打針者可除口罩參加戶外體育課。
Q:接種BioNTech復必泰後有什麼副作用?小心三大病徵?
劉宇隆說,根據本港研究,中學生接種後副作用主要是手臂痛、疲倦和頭痛,比率更略較西方國家低;至於有以色列接種者現心肌炎,他說在500萬人中見120例,年輕男性發生率為5000分之1,英美等地均見個案,全部病情輕微,很罕見且數天可康復,不構成疫苗不安全,提醒三大要小心病徵:心口痛、唞氣急及心跳快。
Q:12歲以下兒童可否注射新冠疫苗?
12歲以下兒童是否都可以接種疫苗呢?劉宇隆稱「一定要做」,5歲以下者則未必需接種。至於科興未有第三期兒童臨牀數據,他續說,科興本月至下月才在智利開展第三期研究,「要等佢做到要年底,小學生可否等到年底呢?……科興話政府要求第三期(數據),我印證是不用,你交了數據,專家會就會看,有誤會在流傳」,其個人意見是如有免疫橋接研究(Immuno bridging study)印證數據,專家委員會就可審視下調接種年齡。
Q:長者曾打流感針可接種新冠疫苗?
劉宇隆稱委員會更新了長者接種的建議,只要曾安全接種流感疫苗者就可接種新冠疫苗,認為不應因過度小心令長者不能打針,身體很弱如臥牀者則要評估。他認為,院舍長者接觸人的機會較小,所需保護或較年輕人少,個人認為科興疫苗是一個選擇,而復必泰產生抗體多、副作用亦較多。
Q:復必泰和科興可「混針」嗎?副作用?
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續稱,委員會建議日後完成接種疫苗的非高風險抵港者若要縮短檢疫,除了目前要驗病毒,要額外驗出抗體陽性才可減至7日檢疫加7日自我監察。林文健形容做法是「穩陣再加穩陣」,但強調極高和甚高風險地區不適用,驗抗體需時籌備,料機場口岸先行,細節待定。
許樹昌表示,部分在歐美回港者已經在當地接種一劑疫苗,但香港無相關疫苗提供,根據外國初步數據指「混針」的免疫反應更好,但常見副作用多約兩成,委員會建議抵港者打第二劑時盡量用同一技術的疫苗,如打莫德納者可續打復必泰、阿斯利康接種者亦可續打復必泰,而科興的混針數據不多。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了解突然暈倒4個病因:心律不正常、短暫心臟停頓、血壓低、腦癇症發作有先兆?
-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