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在本港爆發第三波,令已抗疫逾半年的香港人不禁問,是這冠狀病毒變種變得愈來愈惡?還是防疫措施失效?疫苗有機會加快面世嗎?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指出,現時每天的確診個案仍多,加上病毒已出現基因突變,因此在等待有效疫苗面世的同時,市民必須繼續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盡力減低病毒傳播的機會,生活才有望「正常多一些」!以下5個防疫問題你又知道多少呢?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港人出現抗疫疲勞?穿雨衣戴手套有效防疫?時刻警剔做好個人衛生 勿忽略生活細節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在即 市民對病毒檢測四大謬誤 專科醫生逐一拆解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第三波疫情持續 抗疫勿鬆懈
徐詩駿醫生指出,本地專家研究估計,第三波疫情源於海外人士將病毒帶入本港,加上當時社會氣氛較為鬆懈和放寬了相關措施,市民的警覺性下降,令病毒有機可乘。他解釋,現時社區存在不少的隱形病人,可能病徵輕微甚或完全沒有徵狀,但經檢測卻證實確診。加上從群組感染的個案可見,除掉口罩的聚會有機會增加病毒傳播的機會,因此必須避免。
面對第三波疫情,徐醫生深明不少市民已感到「抗疫疲勞」,但現時每日的感染確診個案仍多,故此防疫措施仍不可鬆懈!在抗疫的同時,市民難免會感到憂慮或曾產生以下種種疑問,即看徐醫生為大家解答。
病毒已變種變得愈來愈惡?
徐醫生表示,病毒會為了適應環境及生存而不斷變種,不少研究亦發現引發是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持續出現基因突變,其中D614G區域出現變異,令病毒的傳染性更高,並且傾向令病人體內有較高的病毒量,促使這種D614G變異病毒成為流行的病毒株。
「另有文獻亦指出,COVID-19頗為適應於人類的環境,不但傳染性高,更可以在炎熱天氣下仍無阻其傳播力,而即使受到感染後,患者可以毫無徵狀,令社區出現更多隱性病人,為病毒傳播提供有利條件。幸而目前出現的變種,未令病毒的致命性增加。」
新冠肺炎有機會受到控制,甚至消失嗎?
徐醫生相信,要控制病毒傳播需要60至70%人口都有免疫抗體,但考慮到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要達致社區免疫(Herd immune)並不可行,因此估計要待疫苗面世,幫助人們產生抗體,才有望能真正解決問題。
他強調,全球正全力研發相關疫苗,期望有機會於短時間內面世。目前最受注目的兩種疫苗,分別由牛津大學及內地研究,兩者均利用病毒的棘突蛋白植入腺病毒,從而刺激身體產生抗體。初步臨床測試顯示疫苗基本上安全,亦能夠幫助身體製造抗體,但仍需要進行大型的試驗,以確定疫苗的預防效力及副作用等。
我需要做病毒檢測嗎?
政府計劃短期內進行全民檢測,但在食肆、街市、院舍等先後爆發疫情階段,市民應如何自處呢?徐醫生認為,如果完全沒有徵狀或沒有跟確診病人有接觸史的人士,可暫時毋須急於進行檢測。但若有發燒、咳嗽、氣喘、嗅覺下降或傷風感冒等疑似徵狀,又或曾接觸確診病人,或屬於高危群組,則值得進行病毒測試。
「近月市民佩戴口罩及洗手等防疫措施做足,已有效令病毒及病菌所造成的傳染病數字大減,如流感,故現時若出現任何上述不適,都值得檢測一下是否跟新冠肺炎有關。」
確診患者康復出院後,是否已不會傳染別人?
確診患者經診斷及治療後康復出院,徐醫生表示,即表示康復者體內已產生抗體,加上徵狀輕微的話,其傳染性已不高。「一般冠狀病毒在人體內大約10日,我們的免疫系統便會產生抗體,抗體會逐步消滅病毒,故此病毒數量會不斷減少,而康復後體內的病毒大部分為殘餘病毒或病毒屍體,已不具傳染性。」當然康復後仍需繼續做足防疫保護措施。
疫情前景未明下,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徐醫生坦言,在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下,過去半年已見港人在抗疫路上的努力和合作,近期更見連跑步人士都戴上口罩,努力抗疫。事實上根據港大分析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的病發時間等數據可見,本港感染個案數字有機會在未來數星期內見頂,故必須繼續堅守防疫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切勿鬆懈。
「是次病毒所影響的年齡層很廣泛,由小朋友、年輕人到長者都有,故此即使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看似被動,但仍必須嚴格遵守,只有這樣才能夠好好保護抵抗力較弱的群組,如長者。以免他們一旦受感染後,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徐醫生深信,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市民便可有望回復較正常的生活。
專題系列文章
- 【冬季流感】香港醫學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 本港三成新手媽媽有產後抑鬱 研究:有薪產假增 產後婦女抑鬱徵狀減22%
- 【開學】學童健康使用電子產品 護眼3「B」法則家長都要識
- 開學在即 學生精神健康注意4R:休息、人際關係、放鬆、抗抗力
- 相隔9300公里做活豬胃手術 中大瑞士院校合研磁控內窺鏡技術 冀治偏遠地區病人
- 日本兩食物中毒案:餐後腹瀉驗出痢疾桿菌 旅館泉水疑受諾如病毒污染
- 新冠病毒株JN.1後代KP.2漸流行 許樹昌料新疫苗防重症及死亡
- 港大研究:甲型流感重症患者併發急性腎損傷 風險超新冠患者一倍
- 港新冠陽性比率持續升 防護中心:「初劑」簡化 接種mRNA疫苗一針視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