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浸大中醫: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 適用於不同病徵患者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針對在家隔離、輕症患者,上月推出免費中醫網上診症,至今逾8000人獲服務。校方昨宣布成立「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負責統籌免費診症服務的預約、應診及送藥等。校方稱中心成立後,現時每天可服務最多1000人,患者網上預約後,一般3天內獲診症。至於近日市面有售的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適用於不同病徵的市民(見表),非用於預防新冠病毒之用。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小朋友染疫發燒服退燒藥要小心 專家解構爸媽照顧7個注意
浸大中醫: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 適用於不同病徵新冠患者
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卞兆祥表示,接受浸大診症服務的8000人中,約5%至10%患者高燒、咳嗽和黃痰;倘患者呼吸有困難,會建議到醫院求醫。
卞兆祥續稱,近日市面有售的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適用於不同病徵的市民(見表),建議服用前先諮詢中醫師意見,以免身體不適。他說,浸大亦制定《香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診療方案》,發現本港新冠患者多出現「濕邪」狀况,例如肚瀉、脷苔厚、感到「頭重如裹」,有如被厚被蓋住;他稱如體質適合,患者治療期間可服「藿香正氣片」。
港新冠患者多「濕邪」出現肚瀉、脷苔厚、「頭重如裹」
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位於浸大九龍塘校園,校方安排專人聯絡經網上預約免費診症服務的市民,中心亦負責應診及送藥等服務。浸大中醫診所的醫師透過WhatsApp視像診症,視乎病情處方3至7天藥物,現正招募中醫校友加入團隊,暫獲54名校友報名。

浸大昨宣布成立「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負責統籌現時校方提供的新冠患者免費網上中醫診症服務,集中處理預約、應診、送藥以及調配人手等,校長衛炳江(左)擔任總指揮。旁為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劉焌陶攝)
相關文章:【快測陽性】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系統啟用及熱線協助登記【附連結】
WhatsApp應診送藥上門
擔任中心總指揮的浸大校長衛炳江說,疫情嚴峻下社會各界正「救火」,被問及中心日後會否成為浸大常設服務,他稱相信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但校方現階段未能確定,「不過患病後處理、Long Covid(長新冠)情况,(教學人員)一定會做研究」。浸大社會科學院周初起亦新增由40人團隊組成的「心理支援綜合服務」,致電院舍長者和新冠患者提供情緒支援。
現時學校維持網課,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說,料校內逾88%師生已接種新冠疫苗,但因應疫情亦暫停面授。衛炳江補充,稱今波疫情對教學工作影響不算太大,學生在網上教學出席率很高。
中大推遙距中醫診症 首3次義診 每劑藥70元
另外,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亦推出「遙距診症贈醫服務」,患者需出示新冠陽性結果和身處香港,中醫師會透過WhatsApp視訊了解患者發病的經過、症狀體徵、病程長短,綜合考慮建議適合的用藥。首3次診金全免,每劑藥則收取70元,預約可致電 2873 3100(沙田)或2873 3053(灣仔)。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 為免新冠後遺症 兒童及青少年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 【世界哮喘日】哮喘會「斷尾」嗎?自發緩解較常見於青春期(醫路同行)
- 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 間質性肺病成因多 可致乾咳、呼吸困難、肺功能轉差 及早發現藥物控制免惡化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針對在家隔離、輕症患者,上月推出免費中醫網上診症,至今逾8000人獲服務。校方昨宣布成立「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負責統籌免費診症服務的預約、應診及送藥等。校方稱中心成立後,現時每天可服務最多1000人,患者網上預約後,一般3天內獲診症。至於近日市面有售的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適用於不同病徵的市民(見表),非用於預防新冠病毒之用。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小朋友染疫發燒服退燒藥要小心 專家解構爸媽照顧7個注意
浸大中醫: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 適用於不同病徵新冠患者
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卞兆祥表示,接受浸大診症服務的8000人中,約5%至10%患者高燒、咳嗽和黃痰;倘患者呼吸有困難,會建議到醫院求醫。
卞兆祥續稱,近日市面有售的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和「藿香正氣片」,適用於不同病徵的市民(見表),建議服用前先諮詢中醫師意見,以免身體不適。他說,浸大亦制定《香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診療方案》,發現本港新冠患者多出現「濕邪」狀况,例如肚瀉、脷苔厚、感到「頭重如裹」,有如被厚被蓋住;他稱如體質適合,患者治療期間可服「藿香正氣片」。
港新冠患者多「濕邪」出現肚瀉、脷苔厚、「頭重如裹」
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位於浸大九龍塘校園,校方安排專人聯絡經網上預約免費診症服務的市民,中心亦負責應診及送藥等服務。浸大中醫診所的醫師透過WhatsApp視像診症,視乎病情處方3至7天藥物,現正招募中醫校友加入團隊,暫獲54名校友報名。
相關文章:【快測陽性】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系統啟用及熱線協助登記【附連結】
WhatsApp應診送藥上門
擔任中心總指揮的浸大校長衛炳江說,疫情嚴峻下社會各界正「救火」,被問及中心日後會否成為浸大常設服務,他稱相信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但校方現階段未能確定,「不過患病後處理、Long Covid(長新冠)情况,(教學人員)一定會做研究」。浸大社會科學院周初起亦新增由40人團隊組成的「心理支援綜合服務」,致電院舍長者和新冠患者提供情緒支援。
現時學校維持網課,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說,料校內逾88%師生已接種新冠疫苗,但因應疫情亦暫停面授。衛炳江補充,稱今波疫情對教學工作影響不算太大,學生在網上教學出席率很高。
中大推遙距中醫診症 首3次義診 每劑藥70元
另外,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亦推出「遙距診症贈醫服務」,患者需出示新冠陽性結果和身處香港,中醫師會透過WhatsApp視訊了解患者發病的經過、症狀體徵、病程長短,綜合考慮建議適合的用藥。首3次診金全免,每劑藥則收取70元,預約可致電 2873 3100(沙田)或2873 3053(灣仔)。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 為免新冠後遺症 兒童及青少年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 【世界哮喘日】哮喘會「斷尾」嗎?自發緩解較常見於青春期(醫路同行)
- 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 間質性肺病成因多 可致乾咳、呼吸困難、肺功能轉差 及早發現藥物控制免惡化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