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面上身體檢查項目五花八門,消委會調查33個基本體檢計劃,價格由820至8310元不等,相差最多逾9倍。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揀選身體檢查計劃非以最低價或項目愈多愈好。消委會指價格懸殊主要因為收費方式,私營醫療機構的體檢計劃一般價格較低,但涵蓋較少項目;調查又發現10個計劃無醫生參與診斷,4間非由醫生講解報告。(編者按:另外,調查亦發現,部分計劃將同一功能的檢查分拆出來的小項目,例如有體檢計劃將「肝功能」檢查分拆為13個項目,指消費者宜先了解清楚相關分拆項目的意義和自身需要才作決定。)
消委會調查:體檢計劃收費差價可逾9倍 分拆多個小項目 或無醫生診斷講解
消委會今年2至3月從12間私家醫院及14間私營醫療機構的網站,收集共33個基本身體檢查計劃的服務收費和資料,並獲其中21間機構核實資料,另5間則無回覆,消委會遂以消費者身分向機構查詢。調查發現,大部分計劃雖列出檢查項目、服務收費及檢查前的注意事項,惟計劃及個別項目未列明建議適合的人士、檢查是否由醫生負責或完成報告的時間,當中10個計劃無醫生參與診斷,4個非由醫生講解報告。
相關閲讀:【身體檢查】有關體檢的6個問題 檢查項目愈多愈好?如何解讀檢身報告?一表解讀主要體檢項目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