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一種名為「MT1-MMP」(膜1型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蛋白水解酶,可使腦神經元GFRAL與賀爾蒙GDF15順利結合,適時傳送飽腹感信號,避免人進食過量,達到減重效果。團隊稱,MT1-MMP可作為潛在的治療標靶,開發治療肥胖症的創新藥物。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BMI 30或以上屬肥胖 浸大識別「不知飽」機制助減重
肥胖的人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源於他們「不知飽」,缺乏飽腹感。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他與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牀研究教授卞兆祥,識別了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水解酶,在大腦發出飽腹感信號機制中,具調節作用(見圖)。
相關文章:【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肥胖者多有MT1-MMP 抑制該種蛋白酶 助傳飽肚信號
團隊以小鼠模型實驗,包括缺少MT1-MMP的小鼠、屬對照組的普通小鼠,牠們進食高脂肪食物後,前者食量少10%、增重低50%,印證缺乏MT1-MMP可避免小鼠進食高脂食物後致胖。團隊進一步做動物模型和培植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發現背後原因是MT1-MMP把GFRAL從腦神經元的表面「剪斷」,阻止了GDF15與GFRAL結合,減少發出飽腹感信號,令人「不知飽」。
肥胖人士多有慢性發炎 炎症下MT1-MMP增
王凱亮表示,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有MT1-MMP,因他們大多都有慢性發炎,而MT1-MMP是在炎症情况下增加;由於是身體產生,無關日常食物攝取。他又稱,以藥物抑制MT1-MMP,是研發能有效治療肥胖症藥物的可行策略。團隊未來會以猴子做實驗,計劃日後於人體臨牀研究。
除了浸大,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中大、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並獲多份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挑選為重點研究介紹。
-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 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
- 【肺癆病】3.24世界防癆日 籲公眾關注結核病(衛生處方)
-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 營養師拆解不同測試方法
- 體檢解構(下) 癌症指數的迷思
- 【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 【生蛇】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免疫力下降帶狀疱疹伺機發作 72小時內服藥減後遺症 (談痛說情)
- 腸漏症是什麼?與脂肪肝、糖尿、哮喘有密切關係?(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 【脊椎關節病變】腰背痛或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腰、關節及其他器官 持續痛宜盡早求醫
- 【罕見病】認識白化症 身體缺色素皮膚毛髮全白 做足防曬免皮膚眼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