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一種名為「MT1-MMP」(膜1型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蛋白水解酶,可使腦神經元GFRAL與賀爾蒙GDF15順利結合,適時傳送飽腹感信號,避免人進食過量,達到減重效果。團隊稱,MT1-MMP可作為潛在的治療標靶,開發治療肥胖症的創新藥物。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BMI 30或以上屬肥胖 浸大識別「不知飽」機制助減重
肥胖的人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源於他們「不知飽」,缺乏飽腹感。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他與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牀研究教授卞兆祥,識別了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水解酶,在大腦發出飽腹感信號機制中,具調節作用(見圖)。
相關文章:【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肥胖者多有MT1-MMP 抑制該種蛋白酶 助傳飽肚信號
團隊以小鼠模型實驗,包括缺少MT1-MMP的小鼠、屬對照組的普通小鼠,牠們進食高脂肪食物後,前者食量少10%、增重低50%,印證缺乏MT1-MMP可避免小鼠進食高脂食物後致胖。團隊進一步做動物模型和培植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發現背後原因是MT1-MMP把GFRAL從腦神經元的表面「剪斷」,阻止了GDF15與GFRAL結合,減少發出飽腹感信號,令人「不知飽」。
肥胖人士多有慢性發炎 炎症下MT1-MMP增
王凱亮表示,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有MT1-MMP,因他們大多都有慢性發炎,而MT1-MMP是在炎症情况下增加;由於是身體產生,無關日常食物攝取。他又稱,以藥物抑制MT1-MMP,是研發能有效治療肥胖症藥物的可行策略。團隊未來會以猴子做實驗,計劃日後於人體臨牀研究。
除了浸大,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中大、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並獲多份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挑選為重點研究介紹。
- 【肚痛原因】兒童肚痛可大可小 真假如何分辨
- 【糖尿病】了解導致胰島素阻抗7個成因 戒除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有助控制糖尿
- 對付類風濕性關節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保住關節活動免侵蝕
- 【增強抗逆力】青年抗逆 添動力(衛生處方)
- 【減肥】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 【世界無煙日】吸煙令患癌風險大增 電子煙無助戒煙反上癮 中西醫戒煙有法
- 拆解輕度認知障礙 及早評估與改善生活習慣 或有助逆轉病情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 為免新冠後遺症 兒童及青少年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