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曾聽聞心血管中風或腦中風等嚴重疾病,但原來眼睛都會出現中風,一旦眼中風未能及時治療,令血管恢復暢通,會有很大機會引致失明。以往沒有針對性的眼中風治療方法,特別是眼球主動脈栓塞的病人,九成個案最終失明,直至近年醫學界發明了眼血管通波仔手術,才提升了治療眼中風的成功率,令眼中風不再是「不治之症」。
眼中風成因:心血管和頸動脈老化致栓塞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郭坤豪醫生解釋,眼部有很多血管,其中視網膜連接着中央動脈和中央靜脈兩條血管,為眼球供應血液,令眼部細胞得到氧氣和養分維持功能。血液由心臟經過頸動脈大血管泵送至眼部,再經靜脈回流至心臟。若果病人的心血管和頸動脈老化,會導致脂肪丶鈣化物積聚,這些物質一旦經血液循環由頸動脈輸送至眼部血管,便會引致栓塞,形成眼中風。
動脈栓塞致盲風險較高 阻塞黃斑區嚴重影響視力
他指出,眼部動脈及靜脈都有栓塞風險,而前者的後果較嚴重,因為動脈是提供氧氣及養分的重要渠道,眼部細胞失去輸送容易在短時間內死亡,提高致盲風險。此外,動脈及靜脈可再細分為主動脈和主靜脈,以及支流動脈及支流靜脈。主動脈和主靜脈阻塞的話,病情較嚴重,因為可同時引致支流血管缺血。至於支流動脈阻塞對視力的影響,與阻塞的位置息息相關,若位於視網膜旁邊,視力受損程度未必太嚴重;但若阻塞位置是位於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則可能會嚴重影響視力。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