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為受失眠、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困擾人士提供免費中醫診症 浸大招5000人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日夜為生活奔波,不少香港人有失眠、焦慮、抑鬱、壓力大等問題。浸會大學正招募5000名受常見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向合資格參加者提供不少於6周的中醫診症服務,包括免費中醫藥,有需要者可接受輔導。浸大昨日表示,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7095萬元,展開為期3年的「賽馬會杏林『心』間計劃」(下稱「計劃」),校方長遠盼確立常見精神健康問題的中醫治療方案。

【精神健康】為受失眠、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困擾人士提供免費中醫診症 浸大招5000人
面對煩躁、焦慮、抑鬱、多夢等症狀的18至65歲市民,可報名參加浸大「賽馬會杏林『心』間計劃」,校方昨日表示,自去年7月展開計劃,迄今服務逾800人。勞福局長孫玉菡(中)、浸大常務副校長黃定發(右五)等昨出席計劃啟動禮。(浸大提供)

浸大招5000人 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 中醫免費治療

計劃由浸大策劃,並與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自去年7月展開,迄今已服務逾800人。該計劃的目標是針對本港常見精神健康問題,為18至65歲正面對失眠、焦慮、抑鬱、情緒低落、壓力大的人,提供不少於6周的中醫診症服務,包括免費中醫藥(處方草本茶或中草藥方劑),亦會為有需要的參加者提供輔導(見表)。經治療後,若出現中度症狀的參加者情况無改善,浸大中醫師將聯同新生會註冊社工或輔導員提供額外輔導服務。

【精神健康】為受失眠、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困擾人士提供免費中醫診症 浸大招5000人

相關閲讀: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為期3年 正服情緒藥物者不適合

根據計劃的網上專頁,正服用由西醫或中醫處方的安眠或紓緩情緒藥物、正接受心理輔導、現時有傷害自己的想法或行為、孕婦等,不適合參與計劃,建議尋求其他服務。校方表示,有興趣者可致電3411 2094查詢,或到計劃的facebook或Instagram等專頁的連結報名。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在活動致辭時稱,自己平日也會感到緊張、壓力、疲倦、晚上夢多,形容港人「總會有一些徵狀」,精神健康及心理健康屬本港社會面對的挑戰。他說,社會過往習慣向西醫或「心理醫生」求助,現在以中醫角度應對精神健康問題是「很好的開始」,以便「及早介入、及早治療、及早康復」。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盼長遠確立精神健康中醫方案

浸大常務副校長黃定發表示,長遠希望確立應對常見精神健康問題的中醫治療方案,以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和國際化,藉此令更多巿民受惠。浸大表示,計劃旨在透過教育和中醫服務,提升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改善市民的精神健康。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