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麼關係呢?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本港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雖然當中只有兩人受感染並出現病徵,其餘病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機會致命!即看專科醫生拆解關於耳念珠菌的常見5大問題。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屬真菌類別。要預防耳念珠菌,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相關文章:【念珠菌】 陰部痕癢難忍 求醫辨清念珠菌 5類情况女士容易受感染
什麼是耳念珠菌?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念珠菌一般存在於人體的黏膜,包括口腔、皮膚、腸道、女性陰道,社區中的念珠菌感染,通常會造成陰道炎、尿道炎等。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牀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徐醫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然而,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或者身上連接導管,例如尿喉、中心靜脈導管或其他入侵性醫療用具,耳念珠菌就有機會進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會出現頭暈、發燒、血壓偏低等病徵,免疫力較差人士甚至可能引致敗血症。數據顯示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至六十。
耳念珠菌難以對付?
徐醫生指出,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的入侵性感染,徵狀與其他細菌性敗血症很相似,例如會出現發燒、血壓下降等。如果醫生早期只處方抗生素而非抗真菌藥物,臨牀上就沒有效用。若等待抽血種菌後確定為耳念珠菌,醫生再處方抗真菌藥物對付,屆時或已延誤治療。
耳念珠菌亦具有多重抗藥性,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未必有效,或需要同時採用多種抗真菌藥物治療。根據外國經驗,目前有3種抗真菌藥能對付耳念珠菌,分別是棘白菌素類、兩性黴素B及氟康唑,但耳念珠菌對氟康唑、兩性黴素B分別有約九成及三成抗藥性,會減低治療效果。至於耳念珠菌對棘白菌素的抗藥性少於百分之五,最大機會有效對付耳念珠菌,而且副作用較少。
如果病人出現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帶菌者,並沒有受感染及明顯病徵,則毋須服用抗真菌藥物。
如何預防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的生命力頑強,一般消毒劑未必能把它消除。徐醫生表示,在環境中的耳念珠菌可以用1:49稀釋漂白水清除,然而外國報告指出,一旦有耳念珠菌寄居於醫療設施的環境中,就很難完全消除。要預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仍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要預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明報資料圖片)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麼關係呢?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本港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雖然當中只有兩人受感染並出現病徵,其餘病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機會致命!即看專科醫生拆解關於耳念珠菌的常見5大問題。
相關文章:【念珠菌】 陰部痕癢難忍 求醫辨清念珠菌 5類情况女士容易受感染
什麼是耳念珠菌?
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念珠菌一般存在於人體的黏膜,包括口腔、皮膚、腸道、女性陰道,社區中的念珠菌感染,通常會造成陰道炎、尿道炎等。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牀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徐醫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然而,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或者身上連接導管,例如尿喉、中心靜脈導管或其他入侵性醫療用具,耳念珠菌就有機會進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會出現頭暈、發燒、血壓偏低等病徵,免疫力較差人士甚至可能引致敗血症。數據顯示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至六十。
耳念珠菌難以對付?
徐醫生指出,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的入侵性感染,徵狀與其他細菌性敗血症很相似,例如會出現發燒、血壓下降等。如果醫生早期只處方抗生素而非抗真菌藥物,臨牀上就沒有效用。若等待抽血種菌後確定為耳念珠菌,醫生再處方抗真菌藥物對付,屆時或已延誤治療。
耳念珠菌亦具有多重抗藥性,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未必有效,或需要同時採用多種抗真菌藥物治療。根據外國經驗,目前有3種抗真菌藥能對付耳念珠菌,分別是棘白菌素類、兩性黴素B及氟康唑,但耳念珠菌對氟康唑、兩性黴素B分別有約九成及三成抗藥性,會減低治療效果。至於耳念珠菌對棘白菌素的抗藥性少於百分之五,最大機會有效對付耳念珠菌,而且副作用較少。
如果病人出現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帶菌者,並沒有受感染及明顯病徵,則毋須服用抗真菌藥物。
如何預防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的生命力頑強,一般消毒劑未必能把它消除。徐醫生表示,在環境中的耳念珠菌可以用1:49稀釋漂白水清除,然而外國報告指出,一旦有耳念珠菌寄居於醫療設施的環境中,就很難完全消除。要預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仍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已有疾病,從而增強免疫力。
- 【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 【新冠疫苗】科興疫苗臨牀有效率由50.38%提升至70% 許樹昌:僅逾千人參與測試 數據太混亂
- 【新冠肺炎】本港兩周確診逾660宗本地個案 油麻地、深水埗、九龍城佔多 梁子超:疫情響反彈警號
- 【新冠肺炎】油麻地小區再增強制檢測大廈 梁子超:三大高危因素重疊 疫情急速反彈信號 專家指源頭不明佔20至50%仍高企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確診個案續增 碧荷樓、新填地街唐樓渠管傳播病毒問題多?測量師:喉管設計、接駁不達標、無U形隔氣(附強制檢測大廈名單)
- 【新冠肺炎】油尖旺區過去一周確診急升逾兩倍 新填地街唐樓累計27人感染 張竹君憂喉管造成播毒(強制檢測大廈新增名單)
- 【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