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檢查氣管

肺腑之言:支氣管鏡檢查辛苦嗎?

分享此內容:

檢查氣管
檢查氣管——支氣管鏡用於檢查氣管內壁結構,同時可抽取組織及分泌液作化驗。用於診斷肺癌、不同肺部陰影,也可以用作查找咳血和肺部感染的元兇。(sudok1@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支氣管鏡是一個基本的呼吸系統「介入」醫療程序,主要目的是檢查氣管內壁結構、抽取組織及分泌液,以作分析和化驗。它經常用作診斷肺癌和其他不明肺部陰影,也可以檢查咳血原因和找尋導致持續肺部感染的元兇,亦可用作清除阻塞氣管的濃痰和異物。它是一支直徑約4至5毫米的軟性內窺鏡,從病人鼻孔或口部經咽喉進入氣管,一般檢查約30分鐘內就完成。

除了檢查本身的潛在風險外,病人最常提問是:「檢查過程會不會很辛苦?」

儘管內窺鏡是一支軟性導管,它始終是一個入侵性「介入」程序,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在內窺鏡進入鼻孔或口部時,以及當鏡管經過咽喉時,會產生受嗆或呼吸困難的感覺。而內窺鏡在檢查氣管的時候,鏡管和其他輔助儀器接觸到氣管內壁,以及當醫生注入小量生理鹽水去抽取肺部分泌物時,都有可能令病入咳嗽和不適。

 

多配合鎮靜藥 全身麻醉要慎用

為了減低病人不適,醫生很多時都會採用輕度鎮靜藥物。短效的「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靜脈注射藥物是常用選擇,有鎮靜和安眠功效,病人在術後會記不起檢查過程。此外,儘管檢查中很少會引致痛楚,鴉片類止痛劑(opioid analgesic)的藥物仍常常會採用,以提供額外的鎮靜和止咳功能。在一些預計較複雜或時間較長的支氣管鏡檢查,醫生可能會採用較深層的鎮靜(deep sedation)甚至全身麻醉。

雖然大家會覺得這樣會令病人更舒服,但是大量的止痛和鎮靜劑會影響病人維持氣道暢通和呼吸的能力,因而產生血氧甚至血壓下降等潛在風險。因此,採用這些鎮靜和麻醉的支氣管鏡檢查,通常需要麻醉科醫生協助。

決定選擇哪一種藥物,還需要參考病人病歷、長期服用藥物、有否對藥物敏感等因素去決定。對於一些較高風險的病人,如心肺功能不良、腎衰竭和高齡病人等,使用鎮靜藥物時更要加倍小心。

除了注射鎮靜藥物外,醫護人員在術前和檢查過程中,會在病人口、鼻孔、咽喉和氣管噴注局部麻醉劑(local anaesthetic),減低內窺鏡檢查過程所引起的咳嗽和不適感覺。

醫生在檢查過程使用適量藥物,除了令病人舒適一點,還可以令病人更加容易去配合檢查進行目測、活檢和抽針化驗等程序,間接減低因內窺鏡出現併發症(如大量出血和氣胸)的風險。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