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有呼吸系統毛病 潛水風險大
潛水風險——潛水員身處低溫海水和吸入乾燥空氣,這兩個都是誘發哮喘的環境因素。(Rostislavv@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在過去20年,潛水差不多是我每年放假其中一個必選的外遊節目。除了可以欣賞到繽紛海底世界外,深藍清涼的海水也可以幫我清滌一下疲憊不堪的身軀與心靈。此外,由於通常身處較偏遠的地區、甚至是海洋中一條潛水船,因此很多時手機都沒有信號,使到自己真正可以暫時享受一下「與世隔絕」的平靜感覺。隨着這個運動近年興起和普及化,經常遇到病人和朋友詢問自己身體狀况可否潛水。
海水低溫 空氣乾燥 可誘發哮喘
儘管我都認識一兩個患有哮喘的資深潛水「高手」,但對於哮喘和其他如慢阻肺病等氣管疾病患者能否潛水,我始終持十分保守的態度。有些醫學文獻建議,若病人病情較輕、沒有明顯病徵、運動不曾導致病發,以及肺功能正常,可考慮容許病人潛水。然而,由於潛水員需要在「低溫」海水和吸入「乾燥」空氣進行少於1小時水底活動,這兩個是已知可誘發哮喘的環境因素,因此病人需要面對一定的風險。
此外,海上和水底的狀况瞬息萬變,急速的水流改變和湧浪加劇,可能需要潛水員突然大幅度增加運動量才能返岸或上船,有可能令病者承受誘發氣喘和體力不支的危險。如果病者在深海出現呼吸困難,不但無法即時吸入氧氣和藥物,而且還不可以立刻急速升水,因此隨時可導致遇溺、減壓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和氣胸(俗稱「穿肺」,Pneumothorax)等潛在致命後果。
自發性氣胸 小心穿肺
由於在升水時,水壓隨着深度較淺而下降,會令肺部組織內的空氣逐漸膨脹;如果升水速度過急,空氣膨脹過快就可能會引致氣胸的危險。由於「自發性氣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患者肺部有潛在「穿肺」弱點,而且復發率較高;除非他們接受徹底的外科肋膜黏連手術(Surgical pleurodesis)及經過相關專科醫生全面評估,否則不適宜潛水。
其實,如果曾經患過較嚴重的肺病,如肺膜疾病和肺炎;又或者有長期的呼吸病徵,如咳嗽、痰多、氣喘等,都應該先向醫生查詢和接受檢查,以確保進行此項活動時的安全。
最後請留意,很多潛水活動都在較落後和偏遠地方舉行,因此遇到意外要到附近的醫院或減壓艙(Decompression chamber)接受治療,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超過1天航程。所以,謹慎一點和量力而為都十分重要!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