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上腹痛、胃氣多、腹脹 感染幽門螺旋菌 殺菌治療減四成胃癌風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30多歲的王先生(化名)前來中心覆診時顯得憂心忡忡,原因是他的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結果呈陽性,當天我正要跟他討論治療方案。由於他的上腹已持續數月感到脹痛及胃氣過多,服用自行購買的胃藥後,情况未有顯著改善,因此前來接受測試。是次覆診中,我向他解釋有關幽門螺旋菌的資訊及第一線治療方案。有研究顯示,殺菌可減少患上胃癌風險約四成。

腹部脹痛 —— 全球約有三至五成人感染幽門螺旋菌,患者可能有腹脹、胃氣多及上腹痛等不適。(kaspiic@iStockphoto )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全球三至五成人感染幽門螺旋菌 殺菌減四成胃癌風險
幽門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並不罕見。據估計,全球約有三至五成人感染幽門螺旋菌,而主要傳播途徑通常是經由患者的口水與糞便。雖然大部分患者沒有病徵,但亦有患者會出現腹脹、胃氣多及上腹痛等不適。除可以引致胃炎及胃潰瘍外,感染幽門螺旋菌亦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殺菌可減少患上胃癌風險約四成。
要診斷幽門螺旋菌感染,血液抗體測試、吹氣測試及胃鏡活檢組織病理檢查是常用並準確的方法,惟血液抗體測試並不能分辨是現有感染或過往感染。一般來說,所有幽門螺旋菌患者都應該接受殺菌治療,而常見第一線治療藥物由抗生素及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所配合而成,療程可達兩星期。不少患者擔心藥物帶來副作用,幸而常見副作用,例如惡心及腹瀉等,通常屬輕微,因此大部分患者都能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值得留意的是,約兩成患者因抗藥性關係,在完成療程後仍未能完全清除幽門螺旋菌。因此,國際指引建議患者在完成殺菌療程後再做測試,而未能清除幽門螺旋菌的患者,需由醫生再評估及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王先生按指示依時完成了殺菌治療,只是在療程初期有輕微腹瀉。他胃部脹痛已有顯著改善,而在殺菌療程後的吹氣測試亦確認幽門螺旋菌已被清除。
相關文章: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余霆鋒(東華三院副顧問醫生(內視鏡)、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 【前列腺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增前列腺癌胰臟癌風險 調查:八成患癌者不知
- 【乳癌】英國研究:不育男性患乳癌風險高1倍 專家:進一步了解男性生育荷爾蒙角色
- 【罕見癌症】腺樣囊性癌可侵蝕神經線致面癱 化療、標靶藥物助延緩病情
- 【肥胖致癌】世衛報告指歐洲33%兒童59%成年人超重 每年料逾120萬人死亡與肥胖有關 體重升致最少13種癌症
- 血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 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 或影響治療計劃(醫言有理)
- 【前列腺癌】發病率升?四五十患前列腺癌多帶基因突變?中西醫結合治療成效如何?
- 免疫治療治癌病 改造T細胞 對準目標滅癌(醫言有理)
- 【前列腺癌】本港男士第三大常見癌症 HIFU局部治療早期前列腺癌 保忍尿能力、性功能
- 【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 【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明報專訊】30多歲的王先生(化名)前來中心覆診時顯得憂心忡忡,原因是他的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結果呈陽性,當天我正要跟他討論治療方案。由於他的上腹已持續數月感到脹痛及胃氣過多,服用自行購買的胃藥後,情况未有顯著改善,因此前來接受測試。是次覆診中,我向他解釋有關幽門螺旋菌的資訊及第一線治療方案。有研究顯示,殺菌可減少患上胃癌風險約四成。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全球三至五成人感染幽門螺旋菌 殺菌減四成胃癌風險
幽門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並不罕見。據估計,全球約有三至五成人感染幽門螺旋菌,而主要傳播途徑通常是經由患者的口水與糞便。雖然大部分患者沒有病徵,但亦有患者會出現腹脹、胃氣多及上腹痛等不適。除可以引致胃炎及胃潰瘍外,感染幽門螺旋菌亦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殺菌可減少患上胃癌風險約四成。
要診斷幽門螺旋菌感染,血液抗體測試、吹氣測試及胃鏡活檢組織病理檢查是常用並準確的方法,惟血液抗體測試並不能分辨是現有感染或過往感染。一般來說,所有幽門螺旋菌患者都應該接受殺菌治療,而常見第一線治療藥物由抗生素及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所配合而成,療程可達兩星期。不少患者擔心藥物帶來副作用,幸而常見副作用,例如惡心及腹瀉等,通常屬輕微,因此大部分患者都能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值得留意的是,約兩成患者因抗藥性關係,在完成療程後仍未能完全清除幽門螺旋菌。因此,國際指引建議患者在完成殺菌療程後再做測試,而未能清除幽門螺旋菌的患者,需由醫生再評估及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王先生按指示依時完成了殺菌治療,只是在療程初期有輕微腹瀉。他胃部脹痛已有顯著改善,而在殺菌療程後的吹氣測試亦確認幽門螺旋菌已被清除。
相關文章: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余霆鋒(東華三院副顧問醫生(內視鏡)、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 【前列腺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增前列腺癌胰臟癌風險 調查:八成患癌者不知
- 【乳癌】英國研究:不育男性患乳癌風險高1倍 專家:進一步了解男性生育荷爾蒙角色
- 【罕見癌症】腺樣囊性癌可侵蝕神經線致面癱 化療、標靶藥物助延緩病情
- 【肥胖致癌】世衛報告指歐洲33%兒童59%成年人超重 每年料逾120萬人死亡與肥胖有關 體重升致最少13種癌症
- 血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 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 或影響治療計劃(醫言有理)
- 【前列腺癌】發病率升?四五十患前列腺癌多帶基因突變?中西醫結合治療成效如何?
- 免疫治療治癌病 改造T細胞 對準目標滅癌(醫言有理)
- 【前列腺癌】本港男士第三大常見癌症 HIFU局部治療早期前列腺癌 保忍尿能力、性功能
- 【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 【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