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無日無之,但只要處理得宜,壓力也可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壓力關乎身心如何回應人生及外在的轉變,小至日常爭執,大至患病結婚,都難免構成壓力,但影響因人而異。良性壓力(Eustress)常見於競爭或比賽場上,能夠激發個人表現,令成績有所突破。反之,負面壓力會令人困擾,如屬慢性更會影響身心健康。
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指,面對壓力,本能反應不外乎應戰或逃避(Fight-or-Flight Response),期間人體會釋放皮質醇(Cortisol)及腎上腺素(Adrenalin)等壓力荷爾蒙,令心跳加速、肌肉輸血增加,正常危機一過便會回復正常。大部分人都有能力應付突發及暫時的壓力,但若長期進入「備戰」狀態,則百害而無一利。各類生理症狀便會陸續浮現,令人身心俱疲,心力交瘁。起初症狀相對輕微,如長期頭痛或更易傷風,但受壓日久,便會出現更嚴重的生理及心理問題,甚至令人際關係變差、工作表現下降、抑鬱等。
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建議要有效處理壓力,必須留意受壓程度及個人如何反應。個別反應可以提醒我們壓力的來源,對症下藥。面對壓力,有人會瘋狂購物,有人吸煙飲酒﹔有人脾氣暴躁,有人會胃潰瘍、腸胃不適加劇及更易傷風感冒等等。注意壓力在不同程度所觸發的心理及生理反應,有助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壓力位」(Achilles’ heel),能夠自主調度,管理壓力就能事半功倍。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