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後一看尿液若浮着一層泡沫,或會懷疑是蛋白尿,甚至腎臟健康有問題?尿液有泡未必一定是疾病引起,但確實有可能是腎功能受損而引起的蛋白尿,特別是出現泡泡尿及同時有手腫、腳腫等明顯徵狀,即有機會是反映腎臟發生病變,甚至是腎衰竭等徵兆,需要盡早接受適當跟進和治療。其中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更是高危族群,一旦延誤有可能要洗腎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
蛋白尿初期病徵不明顯 4徵狀腎功能已嚴重受損
全球的慢性腎病個案有增無減,本港衞生署的調查亦顯示,15歲以上人口有0.6%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腎病,當中糖尿病及高血壓是常見及主要的肇因。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郭業東醫生指出,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有過多蛋白細胞。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腎臟不會讓過多的蛋白排出體外,故蛋白尿往往是腎功能受損或腎臟病變所引起。若經尿液排出的蛋白量達到每日150毫克或以上,便可界定為蛋白尿。
「蛋白尿初期可能沒有特別病徵,部分人是身體檢查時無意發現。其實到小便出現大量泡沫,實際上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可能已遠超想像。若身體出現其他明顯徵狀,如手腫、腳腫、面腫及腹脹等水腫情况,以及精神萎靡、氣促、渾身痕癢不止等,就有機會是腎功能問題有關,而病情可能已屆嚴重階段。」他稱,部分病人因為發現小便帶泡而求醫,檢查發現腎功能已經比較差。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逆轉糖尿病腎病 遵循9大法則控制飲食做起
引致小便有泡其他因素:尿道感染、發燒、運動
雖然蛋白尿可能是腎病的警號,但發現小便帶泡,勿立即妄下判斷,因為有些良性情况及腎病以外的病患也可引起蛋白尿。
「尿道感染、發燒、運動、缺水及懷孕等都可引起短暫性的蛋白尿,而年輕人亦可能出現良性『姿勢性蛋白尿』,以致在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站立後排出帶泡的蛋白尿,惟腎功能其實正常。」
他說,若病人出現小便有泡或懷疑患有蛋白尿,在求診時便需要留下小便樣本進行化驗,如確定尿液中有過量的蛋白細胞,尤其是達到「2+」程度,便需於4星期內再進行兩次檢測,以確定是短暫性還是持續性蛋白尿。如持續性蛋白尿則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包括抽血,甚至抽取腎組織樣本,以確定病因。
腎功能受損無法逆轉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屬高危
郭醫生強調,腎功能受損後可能無法逆轉,若惡化至末期腎衰竭階段,病人有需要洗腎或換腎才能保命,屆時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都會大增,所以及早發現腎臟問題十分重要,尤其是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腎病高危族群。
「糖尿病及高血壓都可以導致腎臟的血管受破壞,加劇血管硬化,逐漸損害腎臟功能,引致慢性腎病。這些病人不只要妥善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以減低腎臟受損的風險,也要按醫生建議定期驗尿,以及早發現腎臟病變。」
相關文章: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 女性3種常見炎症成因與徵狀 置之不理或引發不育、宮外孕等併發症?
蛋白尿患者應控制蛋白質、鈉磷鉀攝取量
他強調,及早察覺異常狀况有助遏止問題繼續惡化,至於所需治療則要視乎病因而定,因為蛋白尿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反映腎臟可能受損的徵兆,因此治療需要針對引起腎臟受損的原因,部分個案或會轉介腎科跟進。與此同時,病人亦要控制蛋白質攝取,最好經由黃豆、魚肉、蛋奶類食物吸收蛋白質,以及控制鈉、磷及鉀的攝取量,均有助緩減腎功能下降的情况。
關於蛋白尿的3個疑問
(A: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郭業東醫生)
Q 1. 尿液中有些白色物體就是蛋白尿?
A:未必,可能是陰道分泌物,或是由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疾病引致,若有懷疑應求醫以找出原因。
Q 2. 忍尿會引致蛋白尿?
A:經常忍尿會增加感染風險,引致尿道炎或膀胱炎等,長遠或會影響腎臟功能從而可能引致蛋白尿問題,因此若有尿意便應盡快如廁。
Q 3. 吃太多蛋白質食物會引致蛋白尿?
A:身體攝取過多蛋白質,有機會引致腎小球內高壓,導致腎臟出現超濾作用(hyperfiltration),腎小球受損及造成蛋白尿的問題,然而此情况需要進食非常大量的蛋白質才會出現;部分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亦有機會引起蛋白質經小便流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