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同行:家庭醫生一眼關七 照顧身心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對醫生來說,診症不止着眼於病徵,病因亦很重要,因為有時疏忽病因可以導致嚴重後果。家庭醫生正正擔當這把關的角色,幫病人辨別徵狀輕重緩急,避免低估、延誤病情;並為病人提供全面、協調、持續、家庭及預防性護理,照顧患者和家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健康。
醫學是客觀、系統化的。醫生會視乎病徵特性,根據醫學實證,找出病因。事實上,家庭醫生需要有很高的診症技巧及醫學知識去判別病情,例如能明辨徵狀屬緊急病症(如氣胸),應立即轉介急症室;又或者能因應個別徵狀,為病人轉介合適專科醫生。家庭醫生正擔當這個協調角色。
掌握廣闊知識範疇
有些徵狀受生理、心理因素互為影響而形成,家庭醫生會為病人全面評估,提出合適治療方案。就如上期提及阿明的例子,當留意到他出現焦慮徵狀,家庭醫生先嘗試了解其家庭背景,再為他作出合適的治療方案及轉介。
家庭醫生除了有廣闊知識範疇,對每一個專科、不同年齡層的病症都有充分的認知,懂得為病人通過適當而不過度的檢查作診斷外,亦要懂得聆聽,在知道病人的看法、憂慮及期望後,與病人達成共識,才安排恰當的跟進。在阿明的個案中,當知道他失眠、有焦慮徵狀後,除了處方藥物外,亦嘗試與他傾談、了解他壓力的由來,並為他安排合適的體檢計劃,找出真正病因。
度身訂做身體檢查
要真正幫助病人,家庭醫生不會只叫病人做一般的身體檢查計劃,而是綜合個人背景、家族病史、習慣、年齡、病歷等,度身訂做合適的身體檢查,並由醫生講解驗身報告。
很多香港人並沒有家庭醫生的概念,但其實「一人一家庭醫生」非常重要,因為家庭醫生會熟知病人家庭背景、家族病史、與家人關係等,這延續性對給予病人全面照顧非常重要。若病人同時有不同非緊急的徵狀,家庭醫生會因應病人年齡、需要,分階段處理問題,並於恰當時候安排做合適檢查和轉介。事實上,病人即使身體無特別問題,亦應該每年見一次家庭醫生,評估健康。緊記,預防勝於治療!
文:趙志輝(中大醫務中心家庭醫學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
- 消委調查:體檢項目非最低價或愈多愈好 差價可逾9倍 消費者注意:分拆多個小項目 或無醫生診斷講解增風險
- 【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有效期延長半年 藥劑師信有藥廠實證可安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