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許多人都心慌慌,因為目前還沒有特效藥。雖然內地不斷有報道確診病人獲中藥治療(或中西藥合治)而康復,但不少病人對中藥預防及治療這類肺炎的認識不多,所以不敢嘗試。為了防止受感染,常閉門在家,不敢出門;有人會加大運動量,想以此加強身體抵抗力,盡量減少感染風險。

劇烈運動不利增強抵抗力
中醫角度認為,預防感染除了服用預防湯水外,適當的柔和運動也有利加強抵抗力,但劇烈運動消耗較多的能量,反而不利增強抵抗力;當然,完全不運動,靜坐或靜臥家中,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推介幾個柔和運動,較適合年老體弱者。
以下3組運動雖然緩慢而運動量不大,但可保存人體的能量,又可幫助身體排濕排毒,增加血中的含氧量,提升對疾病的抵抗力,有利於防病及體弱者康復。
1. 握拳
動作要求:雙手緊握拳頭,然後鬆開,如此每10次為1組,早中晚分別做3組(各30次)。每次握拳時適當用力,毋須大力握拳,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上肢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具健腦作用,促進上肢的排濕排毒,幫助病弱的身體康復。
2. 蹬腿
動作要求:坐在牀邊或穩固椅子上。先左腳向前蹬,腳尖盡量向後,呈「7」字狀態,收回放下;然後右腳重複動作。各腳蹬6次為1組,早中晚各分別做3組。蹬腳時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下肢排濕排毒,有助恢復體能。
3. 擴胸出掌
動作要求:坐下,雙手向後向外擴胸,此時配合吸氣;然後雙手手掌向前推出,手掌盡量與前臂呈垂直狀態,此時呼吸配合為呼氣(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動作需要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反覆練習,每次約5至10分鐘,每天3次。
作用: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腎臟排毒及肝臟解毒,和放鬆胸背肌肉。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
- 【基孔肯雅熱】曾祈殷:約3成半患者發病首星期病徵輕微或未察覺 勿輕視長期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