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偵」奇:波友四圍撞 小心後十字韌帶撕裂
【明報專訊】經常聽到人說前十字韌帶受傷,相信有運動的朋友也不會太陌生,但既然有前十字韌帶,自然應該有後十字韌帶,大家對後十字韌帶傷患又知道多少呢?膝關節其實有兩條十字韌帶,分別是前和後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是膝關節內最粗壯的一條韌帶,它位於膝關節後方,和前十字韌帶形成交叉形狀,它的功能剛好和前十字韌帶相反,保護和避免脛骨出現後移(相對於股骨),以維持膝關節穩定。
交通意外受傷佔多數
相比起前十字韌帶撕裂,後十字韌帶傷患比較少。非運動受傷的個案佔多數,大多是因為交通意外所致。當發生意外時,坐在車內的司機和乘客,膝關節都是彎曲,而車輛的撞擊力剛剛擊到脛骨前方,令到脛骨後移而引致後十字韌帶撕裂。另外,帶衝撞的運動(如足球和欖球等)同樣可以引致後十字韌帶撕裂,運動時會有不少的攔截動作,若攔截時令膝關節受到猛烈撞擊,又或是膝關節過度向前方反曲等,此類創傷除了後十字韌帶撕裂外,其他組織包括前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也可以同時撕裂,屬於嚴重創傷。
疼痛腫脹 關節僵硬
後十字韌帶的創傷,經常和前十字韌帶、兩側副韌帶一起發生;受傷後,膝關節會出現血塊,病人感到膝部疼痛和腫脹,嚴重可以令關節僵硬,甚至無法走動。如果是單純後十字韌帶受傷,腫脹一般比較輕微,有時候連患者自己也沒發覺,直至膝關節出現不穩定才發現後十字韌帶受傷。後十字韌帶撕裂後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長遠會令膝關節變得不穩定,除了增加再次受傷風險,更會加速關節退化。
後十字韌帶撕裂經臨牀檢查已經可以確診,受傷程度可分為1至3級,由輕微、局部撕裂至完全斷裂。醫生也會安排其他檢查作出全面和精準的診斷,例如X光可以顯示有否骨折,而磁力共振(MRI)則可以同時檢查其他的韌帶組織和半月板。
癒合力較佳 未必需要手術
相比起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的癒合能力較佳,並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和各種運動復康。透過肌力訓練,特別是股四頭肌,以及本體感覺神經平衡訓練等,許多運動員都能夠回復受傷前的活動能力和運動表現。
但是,如果後十字韌帶完全斷裂,或經過一段時間保守治療後膝關節仍持續不穩定,就需要考慮手術重建後十字韌帶和關節的穩定度。現在手術多採用關節內視鏡,屬於微創手術,因為後十字韌帶沒法直接修復,醫生需要先借取大腿內側肌腱重建斷裂的後十字韌帶。手術後需要物理治療重新訓練肌肉和平衡力,經過復康後便可以重回球場。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 【難懷孕】每6對夫婦1對有不育問題 按摩肚臍下3寸關元穴 改善男士精子健康(養生帖)
-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 打網球拉傷肩膊不能發力舉高手?原來旋轉肌腱撕裂 手術修補(醫路同行)
- 【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 【甩骱】菠蘿蓋兩次脫位 復脫機率近100% 7類人士注意 慎防膝關節老化、膝痛
- 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 【失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