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明肺炎襲港,口罩和搓手液是不少人的隨身「法寶」。衛生防護中心亦提醒市民,保持手部衛生及洗手是最有效防止疾病傳播的正確方法。除了洗手,不少人會用酒精搓手液,搓手液是否用得愈多、愈頻密愈好?酒精濃度愈高愈有效?搓手液如何達至最佳殺菌效果?皮膚科專科醫生和註冊藥劑師解迷思。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揉擦雙手7部位最少20秒

使用酒精搓手液如何達至最佳殺菌效果?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重點不在於分量,而是搓手液的覆蓋範圍是否全面,搓手時是否夠仔細,以及時間是否足夠。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建議,只要把足夠分量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7個部位,揉擦雙手最少20秒,直至雙手乾透就能達到消毒效果。
相關資訊:【有片】【武漢肺炎】洗手常犯錯誤:洗手時間不夠長 專家貼士助小朋友洗足20秒
用得太多太密增致敏機會
酒精搓手液使用分量愈多愈好?陳厚毅不建議使用太多或太頻繁,若逗留家中就不必重複使用,除非經常在戶外想減低肺炎的病原體接觸才應使用。他解釋,酒精搓手液始終是化學物,用得太多會令皮膚保護膜受損,出現皮膚過敏徵狀。即使用量不大,如果酒精搓手液中含有可致敏防腐劑MIT(甲基異噻唑啉酮),都會令皮膚痕癢,引致皮膚敏感及濕疹。
藥劑師:酒精濃度60%至80%最佳

酒精搓手液的濃度愈高愈好?「藥劑連線」註冊藥劑師鄭蔚聰指出,酒精要配合一定分量的水分才能令殺菌成效發揮最好,通常濃度為60%至80%效果最佳,而濃度高達99%酒精的多數是用以抹拭家俬,不適合皮膚使用。市面的不少酒精搓手液都會加入蘆薈等潤膚劑成分以減少刺激,惟要留意的是,酒精搓手液中若含有香精成分,則有機會增加皮膚敏感的機會。
專題系列文章
- 分清魷魚墨魚八爪魚 哪種膽固醇、嘌呤最高?營養比併
- 【超加工食品】研究:攝取愈多UPFs 增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和早逝風險愈大
- 【神經內分泌瘤】新治療方案:放射性核種治療 港大:切斷癌細胞DNA 臨牀試驗延存活期
- 【世界慢阻肺病日】呼吸短促 小心慢性阻塞性肺病來襲
- 【運動創傷】劍擊運動員傷病率逾50% 運動治療擊退三大傷患
- 【世界抗菌素耐藥性關注周】耐藥性威脅迫在眉睫 衞生署籲守護抗生素療效
- 許樹昌:H3N2病毒變種傳播力再提高 恐夏冬流感重疊 或需購南北半球疫苗
- 糖尿病+牙周病 = 惡性循環:控制血糖與牙周治療 告別「糖尿牙」!
- 【提早更年期】本港女性平均51歲停經 小心30歲出現卵巢早衰 懷孕機會減
- 【器官捐贈】生命躍動 重燃希望 開啟對話 讓器官捐贈大愛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