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以引起公眾關注乙型肝炎(乙肝)。香港屬乙肝中高度流行地區。按衞生署去年底發表的病毒性肝炎主題性報告(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推算,全港整體人口當中約5.6%,即約41萬人患有乙肝。
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和跟進,約15至40%的乙肝患者長遠會出現肝硬化或肝癌等嚴重併發症。
調查報告亦顯示,近四成乙肝患者未知自己已受感染,高達七成患者沒有就其肝臟疾病進行醫療跟進。
藥物有效預防乙肝併發症
慢性乙肝患者可持續多年沒有症狀,直至肝臟受嚴重損害後才出現徵狀,加上早年未有有效的藥物治療乙肝,確診者許多時候都沒有積極跟進自己的乙肝狀况,忽視乙肝病毒的潛在健康威脅。
時至今日,乙肝治療的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口服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複製,大大減低患者出現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其副作用少,抗藥風險亦低。
醫生會根據慢性乙肝患者的個別情况,如肝功能、病毒數量、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以及有否出現併發症等因素作詳細評估,以決定何時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