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有先兆?高血糖、心房顫動、肥胖增風險 預防中風7件事 DASH、地中海飲食法有效嗎?
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不少人聽到都會聞「風」喪膽,雖然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但其實中風是有先兆可尋!除了患有高血糖、心房顫動和肥胖人士要注意外,一旦出現小中風徵狀,包括視覺重影、天旋地轉等……已是腦部血管出現問題的警號!如何預防或減低誘發中風的風險呢?DASH、地中海飲食法有效嗎?立即了解更多中風問題。
專科醫生指中風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大腦血管疾病,倘腦部供血受阻,令腦細胞死亡,可造成身體嚴重殘障,甚至死亡。所以,施救時間對中風治療十分關鍵,故一直以來中風治療有「黃金3小時」的指標。如何識別中風的徵狀?
急性中風施救要及時 辨別徵兆「談笑用兵」
中風患者通常50歲以上,但近年數字顯示中風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除年紀外,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肥胖等不健康生活習慣都是中風的風險因素。還有哪些高危人士易患上中風呢?
【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專科醫生表示,有「三高」的人較易出現缺血性中風,血塊易堵塞血管,其中四分之一患者中風前會出現「小中風」,病徵包括視覺重影、天旋地轉等,不說不知,工作壓力大亦有可能誘發中風……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心房顫動是常見心律不整的一種,患者可以毫無先兆,直至出現中風入院才被發現,心臟不正常跳動有機會達每分鐘150至200下!怎樣預防或減低心房顫動的風險,起碼做好以下5項「任務」。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香港人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有機會令全身血管粥樣硬化,甚至增加中風風險!究竟「蘋果身形」和「啤梨身形」哪種對心臟的傷害更大?減肥又有沒有捷徑呢?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要有效預防中風,控制血壓至合適水平是首要任務。其中「得舒飲食法」(DASH)是針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而設計的餐單,研究顯示,遵循餐單飲食人士能有效降低27%中風機率!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兩至四倍!因此要透過飲食控制血糖,其中跟從「地中海飲食模式」能大大降低中風的風險,同時能夠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
【糖尿病飲食】地中海飲食模式是什麼?糖尿病人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減中風風險(營養師教路飲食Dos and Don’ts)
高血壓是常見的都市病,高血壓患者如希望透過運動來降血壓,就需格外留神了!除了謹遵運動前中後3大宜忌外,更要慎防受到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影響……
【三高與中風】高血壓患者運動前中後3大宜忌 慎防血壓藥物副作用
- 【近視】視覺金字塔分3層 驗眼要問視光師什麼問題?
- 器官移植3類病人難配對 兒童、排斥風險高、病情危急 腎臟移植平均輪候56.8個月
- 新冠每半年出現高峰?孔繁毅:抗體每6個月下跌 料市民反覆感染 高峰或變弱
-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 【營養不良】長者食慾不振或致免疫力下降 3方法增加營養攝取 (仁濟健康快訊)
- 逆轉脂肪肝有法(養和醫度百科)
- 【痛風】常用口服藥物知多啲 了解初服降尿酸藥物宜忌 (醫學滿東華)
- 【膝痛】盆骨足踝偏移招膝痛 站鏡前自我檢查(姿治通鑑)
- 【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 【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