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疫情稍見緩和,不少上班族都開始如常上班,但有打工仔卻出現頸梗膊痛,細問下不少朋友在家工作時,坐在餐枱甚至梳化,並將手提電腦置放在大腿上辦公,如此長時間工作下,終引致肩頸腰背勞損。
勞工處辦公室職安健指引重點包括:舒適的觀望角度約為向下15至20度,屏幕與視線成直角,前臂與上臂大約成直角,手腕保持平直或最多傾斜少許,椅背及座位可調校高度,座墊前端有圓或渦形邊,如有需要可使用腳踏及手腕墊,確保有足夠空間讓下肢伸展,屏幕支架可旋轉及調校其斜度等。預防勝於治療,如果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工作,建議在勞損受傷前,先花一點工夫處理好家中工作桌的職安健安排。
除了處理好硬件配套,自身姿勢也十分重要。頭部重量約佔體重百分之十,即約10多磅,如果我們長時間低頭對電腦工作,後頸肌肉需要長期使力把保齡球般重的頭部固定,慢慢會出現肌肉痠軟及疲勞。另外長時間處於圓肩狀態,肩關節囊、胸肌變得繃緊;肩胛菱形肌、背部下斜方肌變弱,肌肉不平衡使寒背更嚴重,此症狀稱為「上交叉綜合症」,常見於文職工作人士。患者容易受肩頸疼痛繃緊、上肢麻痹、頸椎移位等頸椎問題困擾。
梳化變電腦椅 坐直站起「閃腰」
職場常見的肌肉骨骼痛症成因包括: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自然或過度伸展、重複及費力的動作等,在家中工作同樣是「危機」四伏。例如一般梳化較軟身,對腰背之承托力較電腦椅差,需要刻意稍用腰腹核心肌肉力量才可保持良好姿勢,因此大部分坐梳化人士,不論是工作、煲劇或玩遊戲機,也傾向放軟身體。在物理治療門診,也見到有坐在梳化、電腦放大腿上工作的朋友,在工作一兩小時後坐直站起時「閃腰」,觸傷舊患。另外如需同時使用電腦及電話工作的朋友,應使用耳筒或揚聲器,避免傾頸聳肩夾住電話,現今智能電話都很薄身,尤其容易過度伸展而傷及頸椎。
雖然大家可能已返回工作間,但亦建議用電腦工作每45分鐘,應稍為休息及伸展身體,減低引起痛症的風險。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專題系列文章
- 爆肌熱養眼?女士多看肌肉男補氣血兼減壓?小心過度難抽身或情緒病、傷身心
- 營氣(吸收營養)+衛氣(鞏固免疫力) 兩者失調易引發多種疾病
- 長者吞嚥困難 即食軟餐減營養不良風險 助照顧者減壓
- 八成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30歲前首現病徵 水療助改善
- 秋季養生:少吹着冷氣火鍋、吃西瓜 保陽氣護脾胃 附滋陰潤燥食療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