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工初次接觸李太和她16歲兒子阿泉(化名)時,阿泉正就讀中四。他缺乏動力,情緒低落,對學習感到很大壓力,拒絕上學近半年……
李太是家庭主婦,其夫從事公務員工作多年,二人關係十分疏離,缺乏溝通。李太認為丈夫對阿泉缺乏關心,但當丈夫想表達意見時,李太又會否定他的想法,令丈夫覺得自己在家中沒有地位,慢慢地,他變得沉默,成為家中的「隱者」。反之,李太獨自承擔教育兒子的責任,變得更事事關心,對阿泉保護和照顧得無微不至,經常叮囑兒子只需讀好書,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李太忙於照顧家庭,甚少與親友聯絡,兒子成為她的傾訴對象。她經常向阿泉吐苦水,數算對丈夫的不滿,阿泉眼看父母關係變差感到無能為力。李太亦沒有察覺到,她的「傾訴」增加了兒子對父親的反感,令父子關係漸漸疏遠。
中四兒拒上學近半年
自阿泉升上中四後,李太對兒子的學習情况愈來愈擔心,凡事過問,更訂立了溫習時間表並每日督促兒子完成。由於擔心兒子上學情况,她經常WhatsApp或致電聯絡他,偶爾甚至到學校操場及補習社外面觀望。阿泉性格內向,在學校較難找到同學為伴,很難融入同學圈子,在學校經常有孤單感。另一方面,面對文憑試的壓力,他經常有不知如何應付的無力感,但又不敢告訴父母,特別是對他寄予期望的母親,只能偷偷躲在房間哭。阿泉每次交功課及考試前都表現得很焦慮不安,上課無法集中精神,開始以不同藉口逃避上學。在莫名壓力和缺乏情緒支援下,他愈來愈不喜歡上學,情緒低落甚至對很多事情都失去興趣,很容易疲倦無力,連出門的動力也沒有。看見兒子的轉變,李太很焦慮和擔心,終於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社工幫忙,並轉介至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經醫生診斷,阿泉確診患上抑鬱症。
社工第一次與李太和阿泉會面時,李太一直主導談話過程,甚至當社工問及兒子對上學的感受和困難時,她亦搶着回應,阿泉則陷於沉默。李太講到自己的各種付出時很傷心,不解為何自己付出那麼多,都不能維繫好這個家,並埋怨丈夫袖手旁觀,導致兒子情况毫無好轉。阿泉面對時而激動,時而悲傷的母親,無奈地哭泣,又怪責自己沒有用。李太聽見兒子自我否定,立即加以批評,指他不像男孩子,並說男生應該勇敢面對困難。社工除了轉介阿泉接受精神科治療,亦開始與阿泉單獨會談及展開家庭輔導。在過程中,社工定下輔導目標,逐漸為家庭角色釐清界限。李太這位「全能媽媽」事事關心的態度,變相成為了對兒子的控制和情感依賴,對他造成很大壓力,同時亦令他覺得母親不信任他有獨立的能力,對自己亦沒有信心。
過度關心保護易惹焦慮
經分析,李太的表現屬高情感表達(high expressed emotion),她對兒子的事情表現得情緒激動、行為衝動、自我及執著,又對兒子過分保護,事事過度關心。研究顯示這種相處態度容易導致抑鬱、焦慮的情緒,亦會增加精神病復發的風險。在輔導的幫助下李太理解到她這個「全能媽媽」的照顧和保護,其實是功能過度的表現,無助於兒子成長。父親在家庭中因夫妻關係疏離,在母子關係依附中被邊緣化,失去了他的角色和聲音,在家庭關係中未有發揮應有的角色,變得功能不足。
文:黃麗梅(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李明倩(註冊社工)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