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距足內踝尖上三寸(約四橫指寬處),緊貼脛骨內側緣之後方。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及足少陰腎經3條陰經交匯處,因而得名三陰交。三陰交乃三陰經氣血交匯的重要節點,對陰經氣血的調節至關重要。
相關閲讀:經期不準、經血過多、有血塊是婦科病抑或癌症警號?收經後出血? 7個關於經期的疑惑
三陰交4個養生保健價值 每晚睡前按摩安神助眠
三陰交的養生保健價值亦不容忽視。其一,可調理多種婦科問題,包括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出血與更年期綜合徵等;其二,透過刺激此穴,有助於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其三,能補益肝腎,緩解腰膝痠軟、失眠多夢等情况,尤適合體虛者日常調理;其四,持續按摩此穴可安神助眠,提升免疫力,促進整體健康。
相關閲讀: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懷孕、皮膚破損 忌按三陰交
三陰交的自我保健方法簡便可行。可每日以拇指按揉三陰交穴,每側2至3分鐘,至局部出現痠脹感為佳,建議睡前按揉,效果更佳。另以艾條溫灸三陰交10至15分鐘,有助溫經散寒,特別適合四肢冰冷者。須注意,孕婦忌用三陰交按摩或艾灸,以免引起宮縮;若局部皮膚有破損或感染,亦應避免刺激此穴。
綜上所述,三陰交作為重要的人體穴位,不僅承載着調和三陰經脈、平衡臟腑機能的作用,更是實踐日常養生的有效入口。善用三陰交,從簡單的自我調理開始,便能逐步達到身心和諧、健康長壽的目標。
文:寧志鵬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課程主任)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