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開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至本周日已近一個月,累計逾26萬人接種科興疫苗,逾15萬人注射BioNTech復必泰。衛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表示,2月26日至3月21日接獲793宗異常事件,科興佔591宗,佔接種量0.25%;BioNTech佔202宗,佔接種量0.17%。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公布再多兩宗打科興後死亡,包括一人接種17日後離世,判斷為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另一宗接種後13日離世,初步相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累計10人打針後死亡。專家委員會昨亦討論了15宗異常事件,8宗判斷與疫苗因果不一致,5宗一致,兩宗不相關。
相關文章: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衛生署:793宗異常事件 科興佔591 BioNTech佔202 445住院
陳凌峯表示,2月26日至3月21日接獲793宗異常事件,科興佔591宗,佔接種量0.25%;BioNTech佔202宗,佔接種量0.17%;當中445宗住院,涉295男和186女,介乎21至96歲。翻查資料,至3月21日共35.44萬人接種首劑疫苗,衛生署早前公布截至3月7日接種約9.3萬劑疫苗中,錄得71宗異常事件。
陳凌峯說,昨討論了11宗報告共15事件,5宗判斷與疫苗因果一致,當中涉一名67歲女子打BioNTech後一日內出現4事件包括頭暈、頭痛、發燒和胸痛,以及一名52歲男子打科興後近半小時現敏感反應。
專家委會研15宗異常:5與疫苗相關
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稱,另有一名35歲女子3月15日打BioNTech 5分鐘後現皮疹、呼吸急促、氣喘、心悸,初步診斷為嚴重過敏反應,至18日出院,個案會轉介至敏感門診測試。孔續稱,本港每10萬BioNTech接種者有0.8宗嚴重過敏,與外地每10萬宗2至4宗相若。至於一名50歲女警接種疫苗後腦血管出血上周五入院,孔稱與疫苗無關。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打科興後歿3人 解剖稱無關疫苗
至於首名接種科興後死亡的63歲男子解剖報告已完成,結果死於急性心肌梗塞致急性肺水腫,檢驗報告無發現疫苗引致的免疫反應,委員會認為死亡與疫苗的因果關係不一致。第五宗死亡、80歲男子的病歷和初步解剖顯示,他因心肌梗塞致急性肺水腫而死,死亡同疫苗無直接關係。第七宗死亡的63歲男子,初步解剖顯示心臟衰竭死亡,與疫苗無直接關係。
另外,第八宗死亡的66歲男子有「三高」,屬首名打BioNTech死亡,委員會初步估計他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死亡未必與疫苗有關,仍待解剖評估因果。
一人糖尿高血壓 一人高血壓血脂
委員會共同召集人李卓廣會後公布再多兩宗接種後死亡,包括至今第9宗死亡,一名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80歲女病人,3月2日曾打科興,3月19日被家人發現在家中不省人事,入院後確定死亡,初步解剖指她有冠心病、心血管問題、心律不正和心臟衰竭致離世,委員會認為和疫苗無直接關係。
李續稱,第10宗死亡涉患高血壓、高血脂和頸動脈疾病的60歲男子,前日胸部不適,昨早在家昏迷,送院後證實死亡,3月11日曾打科興,委員會初步相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需解剖確定死因。
9人面癱8涉科興 孔繁毅:或倡改說明書
本港累計逾26萬人打科興疫苗,逾15萬人打BioNTech。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公布有9宗接種後現貝爾面癱的個案,當中8人打科興、1人打BioNTech。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稱,若發現數字高過基線,可能建議藥廠改產品說明書。
孔又稱,上述面癱者全為男子,介乎39至86歲。孔續稱,據香港大學初步收集的2018至2020年數據,16歲以上人群平均在每年的2月26日至3月21日(即接種計劃時段),有110宗貝爾面癱新症,即每10萬人約1.67宗,但不包括私家醫院數據,有關基線數字較實際低,仍需更長時間分析。
孔續稱,若發現有關數字在統計學上,在長時間即約3至6個月間較基線水平高,會交食衛局跟進和可能建議藥廠改產品說明書,但難基於個別個案決定有否因果關係。孔說,外國由疫苗引起的貝爾面癱通常康復良好,康復率達七至八成。
指康復率八成 正索藥廠外地數據
衛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說,個別面癱疑與腦中風有關,已請病人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另向藥廠取數據以檢視外地是否有相類情况和翻查世衛數據庫,若發現「好大的安全信號」可能叫停接種計劃,但目前無相關信號。
據專家審批報告,科興未有將面癱列為該疫苗不良反應。至於BioNTech,報告亦未列出面癱為不良反應,但提及跟進發現4宗面癱。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