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Q&A|解答餵哺母乳時間、抱嬰兒姿勢、奶水不足、乳頭破損等5個疑問
母乳除了為嬰兒提供天然營養,亦有助提高嬰兒免疫力,減低嬰兒患病風險。近年多了媽媽選擇餵哺母乳,初時餵哺母乳有何注意事項?不少新手媽媽餵哺母乳時,都會遇上奶水不足、乳頭破損等問題,該如何應對?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 7大助孕飲食法則 提升懷孕成功率 附營養師提供準媽媽飲食禁忌
嬰兒剛出生便可以餵哺母乳?
養和醫院兒科專科醫生高利源醫生表示,媽媽在嬰兒出生後,可以先讓嬰兒的嘴巴直接觸碰乳頭,嬰兒會自然吸啜,一般情况下,媽媽在產房時已可以開始餵哺母乳。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况,因為受荷爾蒙影響,催產素會增加,令乳房脹痛,但只要確保嬰兒吸啜良好,當媽媽適應餵哺過程後,乳房脹痛會慢慢紓緩,奶量、餵哺母乳的技巧,以及嬰兒的吸啜能力都會慢慢改善。
初期餵哺母乳抱嬰兒時有什麼要注意?
餵哺母乳時以正確姿勢抱嬰兒十分重要,媽媽要讓嬰兒的肚子緊靠着自己的腹部,嬰兒的身體和頭部呈一直線,臉朝向乳房,嬰兒透過一吸、一吞、一呼吸的有效吞嚥,直到嬰兒飽足後便會自然離開乳房。如媽媽的乳房感到痛楚,可以把手指輕輕放入嬰兒嘴巴內,將乳頭拉出,再重新把乳頭放入嬰兒嘴巴內。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 慢性病、高齡、併發症影響生兒育女? 10個懷孕風險你要知
餵哺母乳時間為何要在晚上?
高醫生解釋,媽媽體內的催產素在晚上會特別高,從而促進製造母乳,更能確保嬰兒有足夠奶水,而催產素亦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
餵哺次數方面,嬰兒剛出生的首數天需要較頻密,因為嬰兒的胃部體積細小,需要少吃多餐。剛出生頭半天嬰兒會較嗜睡,只需餵哺3至4次,到出生後2至3日嬰兒會日夜不分,每天需餵哺8至12次。
遇到「上奶」不足、奶水少問題,怎辦?
高醫生表示,當媽媽懷孕時,乳房已為餵哺母乳做好準備,例如乳頭顏色改變及流出初乳,如果生育後媽媽身體狀况許可,加上嬰兒有吸啜動作,媽媽可嘗試與嬰兒有皮膚接觸,有助剌激媽媽身體製造更多催產素,幫助上奶。
餵哺母乳致乳頭破損怎麼辨?
媽媽乳頭破損的情况很常見,主要是因為嬰兒沒有正確地吸啜乳頭。高醫生指出,由於媽媽在餵哺母乳過程中感到痛楚,會減慢上奶速度,所以要確保嬰兒正確地吸啜,避免乳頭破損。萬一乳頭有破損情况,建議媽媽可以利用泵奶機泵出奶水,並用奶樽餵哺嬰兒,等待乳頭痛楚紓緩後,再透過皮膚接觸重新餵哺母乳。
- 【減脂增肌妙法】生酮、低糖戒碳水化合物無助增肌?營養師教路負重訓練前後飲食須知
- 睇片健身學瑜伽減肥增肌? 醫生提醒網上影片忌盡信 運動要適當適量
- 【祛濕】夏天濕氣重人乏力 少食甜點生冷 3招祛濕調養脾胃不適(附藥膳調理湯水。養生帖)
- 【腰背痛】盆骨力量不足引致?教你3A訓練強化臀大肌 加強支撐盆骨周邊組織(好zone動)
- 阿基里斯跟腱在哪?跟腱斷裂原因?術後護理、復康訓練4階段
- 【世界手部衞生日】潔手七式 你我要識 (衛生處方)
- 【步行運動】間歇式步行助減肥 倒後行練平衡 4種步行變奏 研究:日行4400步死亡率跌41%
- 【腰背痛】訓練內層核心肌群 向BB學習 手腳朝天胸式腹式呼吸並用(談痛說情)
- 男性更年期3類徵狀 易疲倦 脂肪增 性慾減 缺乏動力(養生帖)
- 情緒病降低幸福感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心態(醫賢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