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署醫學遺傳服務中心資料顯示,遺傳病可分為3大類:
-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數目或結構有異常,可導致唐氏綜合症、特納氏綜合症等 - 單基因遺傳病:
個別遺傳基因出現異常引致的疾病,譬如地中海貧血、血友病等,其遺傳模式可分為顯性遺傳及隱性遺傳 - 多種因素形成的病:
遺傳因素加上環境因素所導致的病,例如糖尿病、癌病等
「無創」抽血驗唐氏 如大海撈針
坊間有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主要針對染色體異常,例如唐氏綜合症、愛德華氏綜合症,但鍾侃言提醒,這些基因測試是「篩查」並非「診斷」,結果只有「高危」和「低危」之分,不能作診斷標準。他以唐氏綜合症為例,患者第21對染色體比正常多一條,會出現智力和發育遲緩。
現時坊間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抽取孕婦血液,由於母體血液裏含有胎兒的染色體,便可作相關分析。鍾侃言形容此做法是「大海撈針」,原因是胎兒染色體在母體血液僅佔少數,故有誤差的風險存在。若測試結果是「高危」,需再做遺傳諮詢及抽胎水或絨毛確診。
「產前檢查不能排除所有疾病,即使一對正常的夫婦做了所有檢測,大約3%的小朋友有嚴重的身體缺陷。」鍾侃言提醒,如果不了解這些基因測試的目的,反而引致不必要的憂慮。而贊育醫院提供產前遺傳諮詢及輔導服務,不單是檢測基因;而是為懷疑有遺傳病的夫婦及胎兒,提供全面的檢查、診斷。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