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侃言續指出,這些基因測試不少是「Direct-To-Consumer Testing」(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當中並沒有醫生與病人的關係,既沒有醫生解說報告,由於不同種族的遺傳病發病率都不同,這些檢測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和數據,可能只適用於某一種族的人,未必適用於華人,令受檢者虛驚一場。
另外,基因圖譜是極度私隱的個人資料,透過這些商業銷售模式推廣,究竟檢測者的私隱有沒有受保障?鍾舉例,有保險公司透過買保險送贈基因測試作招徠,市民要留意保險公司會否得到投保人的基因測試結果,因風險因素而提高保費。此舉等於向第三方披露,個人基因資料有可能不受保障。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消委報告:18款防曬妝前底霜成分或擾內分泌
- 雪卵存精擬修例撤10年期限 過來人41歲懷孕:信有助生育率
- 諾如病毒肆虐 防護中心:急性腸胃炎活躍度高 生蠔魚生易受污染
- 日本諾如病毒爆發一死多人食物中毒 防護中心:高度傳染須梘液洗手 籲外遊警惕
- 關注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率 減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風險
- RSV經飛沫傳播 孕婦應否接種RSV疫苗?副作用、風險知多啲
-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為4類病人提供手術資助 獲李嘉誠基金會捐款逾百病人受惠 現接受申請
- 【流感高峰期】流感快測要用得精明有效?外遊用快測結果求醫有參考價值?
- 消委報告:12嬰兒護臀膏或致過敏、尿布疹惡化 患濕疹皮膚有傷口須留神
- 流感與傷風感冒的8個疑問 服特敏福作預防?心臟病肺病糖尿注意併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