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四肢活動十分依賴關節的靈活度,關節附近的滑囊便是關鍵結構之一,它所分泌的黏液有助減少骨骼和軟組織之間的摩擦。不過當關節使用過度或者磨蝕,便會導致滑囊受損和發炎,患者會感到疼痛,肩周炎便是常見的滑囊炎(Bursitis)之一,主要發生於肩膊、手肘、膝關節、腳踝等4個關節。
肩周炎痛?拆解滑囊炎4個常見關節位置:肩膊、手肘、膝關節、腳踝
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兆祺醫生表示,滑囊位於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和骨骼之間,基本上有關節的地方就有滑囊。他解釋,滑囊是由滑膜包圍的小水囊,能夠分泌潤滑液以減少關節周邊結構之間的摩擦,讓關節能夠容易移動。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當關節過度活動或使用不當時,滑囊便會受到不必要的摩擦和刺激,出現發炎情况,醫學上稱為滑囊炎,主要發生於肩膊、手肘、膝關節、腳踝這4個關節(見表一)。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關節 | 原因 |
肩膊 | .肩關節使用量高(如經常重複向上提舉動作、游泳時反覆練習蝶式、自由式等對肩膊活動要求較高的動作)
.姿勢問題,不當地使用肩關節 |
手肘 | .手肘後方的滑囊受壓,例如學生經常用手肘撐着桌面或牀來看書,因此手肘滑囊炎又稱為「學生肘」(Student’s elbow) |
膝關節 | .經常跪在地上的動作會令膝蓋前方的髕前滑囊(Prepatellar bursa)或膝蓋下方的髕下滑囊(Infrapatella bursa)受壓
.長時間跑步會令大腿前後的肌肉疲倦,改為運用大腿內側及外側的肌肉,因而不斷摩擦膝蓋外側的「髂脛束」,導致附近的滑囊發炎,這稱為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 |
腳踝 | .鞋履太緊,壓着腳跟的滑囊
.鞋履太鬆,腳跟滑囊會受到反覆摩擦 |
治療滑囊炎 以消炎止痛為主
當懷疑患上滑囊炎,醫生一般可透過臨牀徵狀診斷,大部分毋須進行影像檢查,有需要或會抽取關節積液進行化驗,但若懷疑屬髖關節滑囊炎,由於位置較深入,則需要透過影像掃描協助診斷。
治療方面,高醫生指,大部分滑囊炎都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藥處理,較嚴重或需要注射類固醇局部消炎止痛,一般在注射數日後見效。由於滑囊發炎後會產生黏連,若病人因為滑囊炎引起痛楚而長時間減少關節活動,有機會出現關節攣縮,尤其是肩膊滑囊炎(肩周炎),可能導致連一般日常生活如梳頭、穿衣等動作都無法做到,這類病人則需要接受物理治療進行復康運動。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
- 【基孔肯雅熱】曾祈殷:約3成半患者發病首星期病徵輕微或未察覺 勿輕視長期後遺症
相關內容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