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月上旬,原本我應該在太平洋潛水勝地Galapagos Islands潛水。可是,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現,不但令我期待多年的海底朝聖之旅泡湯,還要日以繼夜地工作,重溫17年前SARS的噩夢。跟17年前一樣,全城陷入恐慌,搶購口罩和消毒潔淨用品。不同的是,今次連米糧和廁紙都是瘋搶的目標。身兼家傭一職的我,自然不能怠慢,放工後還要拖着疲累的身軀去四處張羅。
「隱形」病人出沒普通病房 人人自危
同SARS年代一樣,恐慌的不僅是市民百姓,還包括一衆醫護人員。自從出現了本地社區感染個案,以及發現「隱形」確診者曾在普通病房出沒後,立刻人人自危,齊齊加强「裝備」自己,並且視內科病房為畏途,因為那裏每個病人都可能是疑似個案云云。所以每天除了去診治疑似和確診個案外,還要處理部門內外排山倒海的質詢、問症,以及林林總總的理性與非理性的擔憂。不同的是,比較起SARS年代,醫護人員的防疫知識和醫院的隔離設備整體上有所提升,而且病原較快被確定;再加上快速測試很快便出現,所以今次對抗的目標和方針會較上次清晰,大家陣腳亦較易穩定下來。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