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表示,腎石在醫學上稱為「尿道結石」,由體內未能排走的礦物質慢慢積聚及結晶,體積亦可愈變愈大。若尿液未能順利排走便會在腎臟形成腎積水,患者會出現後腰痛等徵狀。

腎結石5毫米以上可致10級劇痛 電腦掃描助及早偵測了解3種手術治療

分享此內容:

天氣仍然炎熱,戶外工作或活動人士容易汗流浹背,體內水分減少,小便量亦較少,這正正是腎結石的高危因素。腎石雖結成於腎臟,但可於泌尿系統遊走,特別是尿道,當過大的腎結石脫落,並隨尿液由腎臟沿幼細的尿道排走時,可能會堵塞輸尿管;嚴重可造成9至10級痛楚,劇痛程度與女士們分娩相若。

引致腎結石的原因眾多,幸而現已有快速而低輻射的電腦掃描協助及早診斷,手術亦有多元化的選擇,及早免於痛楚。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表示,腎石在醫學上稱為「尿道結石」,是由體內未能排走的礦物質慢慢積聚及結晶而成,體積可愈變愈大。由於腎臟相對空間較為寬敞,結石可在其內浮游,未必對身體構成太大的影響,患者未必有不適的徵狀。

腎結石5毫米以上可致10級劇痛 電腦掃描助及早偵測了解3種手術治療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表示,腎石在醫學上稱為「尿道結石」,由體內未能排走的礦物質慢慢積聚及結晶,體積亦可愈變愈大。若尿液未能順利排走便會在腎臟形成腎積水,患者會出現後腰痛等徵狀。(pexels)

腎結石即尿道結石 5毫米足致劇痛或小便帶血

除了腎臟,結石也可在泌尿系統的輸尿管、膀胱,甚至尿道出現。陳醫生稱:「輸尿管是非常幼細的管道,僅約5毫米大的結石便足以引致輸尿管堵塞;更甚的是,結石會刺激輸尿管的肌肉導致抽筋,造成劇痛。當尿液未能順利排走便會在腎臟形成腎積水,患者會出現後腰痛的徵狀。」結石亦會因為輸尿管的壓力而倒灌回腎臟,這種情况可引致9至10級的痛楚,需到急症室求診。除了劇痛,亦有病人因結石令小便帶血,或因結石太多引致發炎及發燒,經檢查後才發現患有腎結石。

結石成分:草酸、磷酸、尿酸 水可避免結石

所謂結「石」,所指的其實是礦物質等成分的積聚,陳醫生指,腎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及磷酸鈣。如身體攝取過多蛋白質,會增加形成「尿酸石」的風險;亦有其他由阿摩尼亞、鈣質、鎂質混合而成的腎石。當尿液中的草酸、磷酸或尿酸濃度過高,也會較易形成結晶。

腎臟能夠透過排尿,將體內過多及有害的物質排走,包括礦物質等。若喝水不足或飲食習慣不良,身體會出現新陳代謝問題,尿液會漸漸變濃,其後,礦物質會慢慢結晶並演變成結石,而且結石的數量與體積均會愈發增加、變大,加劇腎結石的病情。

要減少形成腎結石的風險,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提醒,便要攝取充足水分,尤其是在戶外工作或運動的人士,要注意喝水量。
要減少形成腎結石的風險,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提醒,便要攝取充足水分,尤其是在戶外工作或運動的人士,要注意喝水量。

電腦掃描「平掃」、內分泌檢查 配對治療方案

根據國際指引,小於5毫米的結石脫落後即使只會引發陣痛,建議患者在此情况下仍應該盡快求醫,按醫生評估接受尿酸檢驗或X光造影等檢查。陳醫生表示,超聲波造影雖可用作檢測腎結石,但太細小的結石也有機會沒法發現。而一種稱為「平掃」(plain scan)的電腦掃描方式,可快速並以較低的輻射量,檢測結石的數目及大小。如發現約3毫米的細小結石,一般處理方法是多喝水和服藥,讓結石自行排走。

「平掃」的另一作用是檢查結石的位置。人體的輸尿管長約20多厘米,結石處於頭段和尾段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陳醫生指:「鄰近輸尿管尾段的結石或可自行排走;若在頭段,患者通常會感到強烈痛楚,需要盡早治理。」此外,醫生亦能根據醫學造影,評估患者有否出現併發症、發炎、阻塞或積水的嚴重程度等,制定合適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止痛針或進行手術等。

腎結石或因內分泌、鈣質問題所致

陳醫生續稱,除醫學造影外,檢查其他身體代謝相關的情况亦有助診斷。泌尿科專科醫生通常會檢查患者有否出現易致腎結石的內分泌問題,例如副甲狀腺分泌過多,或出現良性內分泌瘤等。部分腎結石患者或有鈣質過多的情况,可能是由於骨骼溶解所致。只要仔細查找源頭,對症下藥,例如移除副甲狀腺瘤、透過藥物治療降低尿酸(適用於尿酸石)等,情况便會有所改善。


相關閲讀:腎結石致腰背疼痛注意兩大成因體外衝擊波碎石助解困局(附:減低腎石風險5個Tips)


3手術治療 擊碎各類結石

若發現較大的腎結石(如5毫米甚或10毫米),將其打碎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陳醫生表示,現時的手術治療多元化,可為不同病况的患者提供多種選擇:

體外衝擊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簡稱 ESWL):屬微創手術,治療成效高,其原理是利用碎石儀器所發出的衝擊波,由體外傳導至體內的結石,將其震碎。治療完成後,患者需要多喝水,將碎石排走。

內窺鏡經皮下穿刺腎導管手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簡稱 PCNL):適用於處理體積較大(超過2厘米)或數量較多的結石。治療需在麻醉下進行,醫生會在患者的腰間穿刺開出一道約1厘米的傷口,在X光或超聲波影像的引導下,將幼細的針穿刺腎石所在位置,再利用鐳射或超聲波,把結石打散並吸走。

逆行軟性內窺鏡碎石術(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簡稱RIRS):這是一種較新的無創技術,方法是將一條幼長的導管,經膀胱沿輸尿管逆行,引入腎臟,然後在結石的位置,以鐳射把結石逐一撃碎並吸出。


相關閲讀:排尿有問題?尿液顏色異常、氣味濃烈要留神(附5種尿液顏色可能涉及的原因)


預防:攝取足夠水分

陳醫生提醒,只要攝取充足水分,便能減少形成腎結石的風險,特別是夏日易流汗、運動或戶外工作人士,應多加注意喝水量。如懷疑自己有腎結石,便應尋求專業協助或進行身體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腎結石,以便及早接受治療。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