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分享此內容:

香港人生活及工作緊張,又食無定時,腸胃容易出毛病。若腸胃不適持續一段時間,需要特別留意。而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及慢性腸炎這兩種腸胃疾病,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醫生會透過不同的檢查進行診斷,然後按患者情况安排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多管齊下控制或紓緩病情。

 

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和慢性腸炎這兩種腸胃疾病,雖同樣有腹痛、腹瀉等症狀,但病因和影響範圍都不一樣。故若腸胃不適持續一段時間,必須及早求醫診斷。

 

 

腸易激綜合症屬功能性腸胃障礙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中心主任、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安安醫生表示,腸易激綜合症是一功能性腸胃障礙,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及肚脹不適。女性患者居多,有機會是由壓力、情緖、飲食問題或天生腸道較為敏感而引致。另外,有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症或與腦部傳遞物質血清素或腸道菌叢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病 影響範圍不一

至於慢性發炎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均屬此類疾病,陳醫生指出,兩者雖同類,但病徵卻不同,影響範圍亦不一。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大腸的表層黏膜,病症以腹痛和腹瀉為主,排泄物中帶有黏液膿血,患者亦可能貧血、體重下降、出現關節炎、口腔潰瘍、虹膜炎或硬化性膽管炎;而克隆氏病卻不只是大腸,亦會影響小腸或甚至貫穿腸壁,因此有可能引發腸破穿、膿瘡瘻管等併發症。病人或會腹瀉、腹痛、體重下降及發燒等。雖然病因未明,但相信與基因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以往患者多為外國人,近年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中國人數字急升,估計與逐漸西化的飲食習慣相關。

 

不同檢查診斷各類腸胃毛病

診斷方面,陳醫生說除了問症外,亦需要透過不同檢查以了解詳情。病人若已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身體機能問題或患病可能,就有機會是患有腸易激綜合症。倘若懷疑患上潰瘍性結腸炎,由於主要影響結直腸,利用結腸內視鏡可以為患者抽取活檢作診斷,同時亦可判斷發炎程度及影響範圍;而克隆氏病以腸鏡檢查,同時可抽取活檢病理化驗,又或者會以電腦掃描、電腦掃描腸造影檢查、磁力共振腸造影等檢查作診斷。

 

藥物+飲食+健康情緒 控制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藥物治療主要改善病徵,陳醫生表示,按照病人情况,可處方藥物紓緩便秘、腹瀉、腹脹等症狀,同時,患者亦要接受低FODMAP飲食治療,即低發酵性碳水化合物飲食。例如可以低 FODMAP的奇異果代替高FODMAP的芒果。保持正面心境及健康情緒亦是控制病情重要的一環。

 

藥物與手術治療 對付慢性發炎腸道疾病

而慢性發炎腸道疾病的治療,一般藥物治療多以穩定病情、抑制徵狀及預防併發症為主。手術方面則各異,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可屬根治性,切除全部結直腸,並於末端迴腸作一個永久造口;克隆氏病則針對併發症,處理腸穿孔、出血、瘻管、腹腔膿腫等情况,術後復發率可達50%以上,而復發地方多在縫合附近。近年隨生物製劑的出現,亦有助患者控制發炎程度。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