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進食油膩食物時,膽囊會受刺激而釋出膽汁,經十二指腸排出,與食物混合以幫助消化;而膽管就是協助輸送膽汁和胰液到小腸的通道。膽管約3至7毫米,一旦阻塞可膨脹至1至2厘米或以上。膽管閉塞會導汁無法排出,容易誘發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患者會出現黃疸、眼白泛黃或小便呈深褐色等症狀;嚴重時更會有疼痛、顫抖、心律不正、血壓低,甚至神志不清等情况。

相關閲讀: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良性的膽管結石最常見的膽管閉塞成因,多屬急症,除出現黃疸亦有機會導致膽管炎。
器無法到達膽管,則可選擇暫時紓緩阻塞的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PTBD),將膽汁引流到體外的收集袋,惟這並不能完全解決膽管阻塞的問題,患者須一直使用引流導管及攜帶引流袋,日常生活可能會受影響。
相關閲讀:肝炎可大可小眼白變黃、小便茶褐色病情轉壞接種疫苗有效抵抗病毒入侵
內鏡射頻技術治療:熱能縮細腫瘤
至於因膽管癌、胰臟癌或其他癌症擴散至附近淋巴而阻塞膽管的個案,醫生會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引流,因膽管阻塞或會導致黃疸素過高而無法進行部分程序;然後進行正電子掃描或以膽管鏡、內視鏡或超聲波等抽驗組織,以確定癌症期數,再決定應採取手術、化療或放射治療。近年亦有較新的內鏡射頻技術治療,於腫瘤刺針後,透過熱能將腫瘤縮細,所造成的創傷比手術低,安全性更高。
養和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
張源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