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養和醫院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醫生表示,偏頭痛是對生活可造成很大影響的常見痛症,主要有以下4大病徵。
相關文章:知多啲:生蛇、鼻竇炎引發頭痛
偏頭痛發作 治療選擇多
1. 偏頭痛急性發作時,可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
2. 較嚴重的,可能要用針對偏頭痛的特效藥;
3. 若偏頭痛持續及頻密發作,每星期都有一次很影響生活的頭痛,病人或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如抗抑鬱及抗癲癇藥、降血壓藥等,通常也需要持續用藥兩至三個月才慢慢見效。
4. 近年有較新的針劑,例如在痛楚點注射肉毒桿菌,又或注射CGRP受體拮抗劑,一個月注射一針,亦能顯著改善頭痛。
5. 由疼痛醫學專科醫生以打針、電刺激或射頻進行神經阻斷術,截斷疼痛訊號傳遞,以控制和紓緩頭痛。注射藥物治療偏頭痛的價錢與一般照腸胃鏡相若。
相關文章:【耳鼻喉問題】 偏頭痛成因不明?寫「頭痛日記」揪出誘因 留意5大徵狀 勿混淆嚴重腦病
偏頭痛病理複雜 阻斷治療見成效
唐醫生解釋,偏頭痛的病理十分複雜,研究及經驗顯示,對一些涉及神經的痛症施行阻斷治療,例如在超聲波引導下,在枕大神經(greater occipital nerve)注射藥物,或從鼻腔放藥或刺激翼腭神經節(pterygopalatine ganglion),又或以電刺激額頭的神經,或以外置式電流刺激頸部的迷走神經,都可為特定病人帶來不俗的療效。
他強調,針對頭痛及其他痛症的治療不斷推陳出新,使用哪一種或合併不同治療則要視乎病人情况和需要度身訂造合適的治療方案。以唐醫生的臨牀經驗顯示,大部分偏頭痛病人經適當治療後都可控制徵狀,讓生活回復正常。
養和醫院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醫生表示,治療偏頭痛的方法有很多,如口服藥物、針劑或神經阻斷治療等,關鍵是因應病人的病情和痛楚根源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紓緩徵狀。
頸椎勞損退化、腦腫瘤可引起頭痛徵狀
值得一提的是若治療成效不彰,有可能是與未能對症下藥有關。「有時病人以為所患的是偏頭痛,但經診斷後,實際是由頸椎勞損退化所致的頸源性頭痛,痛楚更可反射至肩膊,這類病人除了經過疼痛專科醫生處方和注射藥物外,物理治療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唐醫生表示,醫生會為求診病人進行詳細的評估及各項檢查,以排除是其他病症的可能。「其他病症如腦腫瘤、血管發炎,都可以引起類似偏頭痛發作的徵狀,因此正確診斷痛症根源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止痛藥】有疼痛食止痛藥?過量影響胃肝腎心血管 世衛止痛階梯3個階段 1級由撲熱息痛開始 循序漸進減副作用
拖延治療留痛楚記憶 影響控制痛症、藥效
他強調,疼痛不只是一種徵狀,也可以是一種疾病!過去已有研究證明,持續疼痛會引起生理結構改變,有些神經細胞會減少及萎縮,而有些神經末稍則增加,令痛楚變得更加劇烈,屆時要控制痛症會更難,藥物療效也會減低。「以生蛇引起的痛楚為例,及早求醫幾乎可以消除痛症,但若拖延數年後才求醫,神經已形成『痛楚記憶』,要完全消除痛症會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