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承接上兩期,今期再講述癌症康復後的中醫藥調理。以最常見癌症之一的肺癌為例,中醫謂「肺為嬌臟」,肺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臟腑。在中醫角度,引起肺癌原因主要是熱毒積於肺,或肺氣陰兩虛,或痰瘀互結。
傳統上很多肺癌都是因為患者長期吸食煙草引起,煙草的致癌因子久積而傷害肺臟,這就中醫所講的「熱毒」。近來愈來愈多病人是非吸煙者,當中不少帶有EGFR或其他基因突變,可以用口服標靶藥治療(對於已經擴散了的病人)。這類病人不少有氣陰兩虛,同時有肝鬱徵狀,即病人心理壓力較大,平日脾氣表面可能好好,其實是吞聲忍氣居多,所以引起氣滯不舒。此類病人適宜放鬆心情多抒發情緒。第三類病人「痰瘀」積滯,多見皮膚有多斑點、膚色暗黑、口唇和舌頭有瘀點、指甲呈暗啞色。以上3類情况可交叉出現。
內外配合 潤肺減肝鬱
病人經過電療或化療後已經痊癒,無論影像或抽血都已找不到癌細胞,但如果體質沒有改變,實在有死灰復燃的危險。所以中醫強調病人癌症康復後,需要長期調理。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