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子宮肌瘤是十分普遍的婦女疾病,超過一半在生育年齡的婦女都會患上,當子宮平滑肌因經期、懷孕或分娩受創,人體幹細胞會修復,但當基因變異,細胞不受控生長,便形成子宮肌瘤。幸好絕大部分子宮肌瘤屬良性,七成患者沒任何徵狀,醫生通常建議觀察而毋須接受治療。
瘤隨年紀增大 可致貧血、不育
女性荷爾蒙會刺激肌瘤每年增大10%至20%,所以接近更年期的女士比年輕女士有較多和較大的肌瘤。當肌瘤愈來愈大,或影響到子宮內膜功能,徵狀便較明顯,最常見是經量增多甚或引致貧血,亦可引發經期之間出血、腹痛、經痛及影響大小便功能;當影響到宮腔結構、輸卵管運作,或使受孕胚胎不能成功着牀,可致不育或流產。
藥物治療能紓緩徵狀,促進凝血藥物可減少經血量以免貧血;荷爾蒙藥物或植入含黃體酮子宮環亦有相類效果,但前者可加速肌瘤生長,後者則不適用於宮腔太大及變形的患者;至於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以達至閉經的藥物,可致骨質疏鬆及其他不適,不宜長期使用。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