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頑固性高血壓是什麼?服降血壓藥未能有效控制 微創手術從腎臟入手阻斷交感神經

分享此內容:

現時控制高血壓,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原來有部分患者即使有按時按量,甚至是同時服用多種降血壓藥,血壓仍然持續高企,臨床上稱這類個案為「頑固性高血壓」。對於這類別的病人,醫學上一直十分有效而安的治方法。幸而,近年醫學界以微創的方式進行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臨床結果理想,有助長遠控制血壓。

頑固性高血壓是什麼?服降血壓藥未能有效控制 微創手術從腎臟入手阻斷交感神經
需服用3種或以上降血壓藥物,但仍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壓,是很多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所面對的難題。

服多種降血壓藥未見效  長期高血壓可致嚴重健康風險

腎臟與血壓水平關係極為密切,養和心臟科中心、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黃曜東醫生指出:「人體的交感神經負責控制血壓,交感神經遍佈身體不同位置,當中以腎動脈血管壁的交感神經最為集中。當處於緊張狀態時,交感神經系統會自主地發出信號,令血管收縮、加快心跳和呼吸,同時分泌腎上腺素、醛固醇及腎素等荷爾蒙,令血壓上升。」

血壓過高並同時服用3種或以上降血壓藥物,但仍未能控制病情,便是頑固性高血壓患者面對的一大難題。當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雖然沒有即時生命危險,但長遠會增加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等嚴重健康風險。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則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有用藥依從性問題,即未有按時或按量服藥,最終都同樣沒法抑制血壓,構成健康風險。

微創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  降血壓成效顯著

在藥物以外,還有方法可以控制血壓水平嗎?其實早在近100年前,醫學界已可採用手術切斷交感神經,但由於手術需剖腹,風險過高,因此並未有成為主流治療方法。而隨着醫學技術的推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2023年12月批准以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治療高血壓。黃醫生解釋:「這項手術採用類似『通波仔』的導管技術,只需局部麻醉,導管經腹股溝橈動脈進入腎動脈,導管內的鋼絲有4個緊貼在腎動脈血管壁,釋放射頻能量以阻斷交感神經,減少其活躍度,從而令血壓下降。」臨床結果顯示,接受此手術一至兩年後,患者的血壓得以降低10至20mmHg。

黃醫生補充,針對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情况,即使接受微創手術,術後也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但大多也可減低劑量,副作用亦較輕微。一名50多歲的患者,曾同時服用4種降血壓藥而血壓仍未受控,但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腳腫、夜尿頻密等情况已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接受消融手術後,血壓在一年內,已由上壓150mmHg降至130mmHg,並只需服用兩種副作用較輕微的降血壓藥,不但有效控制血壓,亦能改善生活質素。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血壓問題惡化前以手術控制  提升生活質素

醫學界正逐步擴展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可以應用的疾病,除了頑固性高血壓,一般高血壓患者,如果本身易忘記服藥、對藥物劑量感到抗拒,甚至因藥效無法維持24小時導致晚間血壓飈升等,導致藥物治療效果未如理想,目前也可考慮以此手術作輔助治療。只要患者的腎動脈血管結構及腎功能正常,醫生都可因應患者的意願而考慮安排進行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黃醫生指出:「如此,患者便不需要待病情惡化至頑固性高血壓才進行手術,可提升生活質素,亦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壓控制不善所致的併發症。」

頑固性高血壓是什麼?服降血壓藥未能有效控制 微創手術從腎臟入手阻斷交感神經
當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或會增加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等嚴重健康風險。(pexels)

相關閲讀:【高血壓飲食】低鹽高鉀「DASH」得舒降血壓飲食法 控制血壓要有法


血壓水平應低於130mm / 80mmHg

國際對血壓水平的控制愈趨嚴謹,美國心臟協會已收緊血壓標準為收縮壓或上壓應低於130mmHg、舒張壓或下壓低於80mmHg。任何50歲或以上人士,都應定期量度血壓,若發現血壓持續偏高,應及早求醫,接受適當的治療,並透過改變飲食等生活習慣,積極控制血壓。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