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偵」奇:芭蕾舞鞋隱藏「波子骨」

分享此內容:

骨骼「偵」奇:芭蕾舞鞋隱藏「波子骨」

舞者之痛——芭蕾舞者經常用足尖站立,全身重量集中在拇趾、二腳趾和三腳趾之上,容易出現拇趾外翻。(joka2000@iStockphoto,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小娟是專業舞者,精通芭蕾舞和爵士舞,也是大型主題樂園的全職舞蹈演員。惟因長年反覆訓練,出現腳部變形和疼痛,十分困擾,最近更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萬不得已之下只好接受手術改善腳形。

 

常足尖站立 致拇趾外翻

芭蕾舞雖然舞姿優美,但當舞者做出足尖站立(En Pointe)的時候,全身體重集中在足尖的拇趾、二腳趾和三腳趾之上。當中最為常見導致的問題是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和小腳趾錘狀趾(Hammer toe)。以色列一項2014年的研究顯示,在1336名年輕芭蕾舞者中,40%的人雙腳同時拇趾外翻,7.3%的人單腳受影響,情况相當普遍。當然,跳舞並不是拇趾外翻的單一因素,據臨牀觀察,接近八成病例都帶有家族性,女士發病率高於男士,且隨年齡上升。

 

骨骼「偵」奇:芭蕾舞鞋隱藏「波子骨」

拇趾外翻——第一、二蹠骨角度逾9度,第一蹠骨與拇趾骨角度逾15度,便屬拇趾外翻。(明報製圖)

 

甚麼是拇趾外翻?

很多人都將拇趾外翻形容為「波子骨」增生,其實所謂波子骨,就是拇趾外翻的一種病徵。由於不同的內外因素,包括創傷、韌帶鬆弛、外部壓力等,位於拇趾兩側的軟組織不平衡,連接拇趾與腳掌之間的蹠骨向內傾斜,形成突出的波子骨,而拇趾則往第二腳趾偏移,甚至出現腳趾重疊。

 

疼痛位置:

波子骨疼痛,正確醫學名稱是拇囊炎(Bunion)。拇囊炎位於第一蹠趾關節的內側,突出的波子骨會和鞋緣不斷摩擦而引發炎症,出現紅腫熱痛等病徵。想紓緩疼痛,可改穿寬頭鞋以減少摩擦。

第二、三腳趾對下腳掌持續疼痛,甚至出現厚繭,可謂寸步難行。原因是當拇趾外翻形成後,拇趾變形和不穩定,沒辦法再正常受力,轉而改由第二、三蹠骨來受力,漸漸令該處磨出厚繭。

拇趾往第二腳趾偏移,第二腳趾空間減少,出現腳趾重疊的情况。重疊的二腳趾會和鞋面摩擦而磨出厚繭,嚴重甚至會關節脫位。

 

診斷:

1. X光影像檢查

利用負重X光來量度拇趾骨和第一蹠骨形成的外翻角度,正常是15度內;超過15度是拇趾外翻,角度愈大代表病情愈嚴重。此外,第一和第二蹠骨之間的角度,正常應為9度,同樣角度愈大表示病情愈嚴重。

2. 足底壓力測量

利用負重時留下的足印,分析足底壓力分佈。研究顯示,如果局部壓力大於28 N/cm2,便會出現明顯的腳掌疼痛。測量結果客觀分析足部的壓力分佈,除了度身製作鞋墊以紓緩壓力點外,嚴重患者也可以接受手術去緩和過大的壓力。足底壓力測量同時大量應用於步態分析、運動鞋設計等。

3. 穿闊頭鞋、矯形帶 減慢惡化

拇趾外翻可影響穿鞋、走路,甚至令蹠趾關節提早退化,所以一定要及早醫治。若病情未至嚴重程度,醫生一般會先建議非手術治療,包括:

 

  • 改穿鞋頭較寬鬆和鞋跟較矮的款式
  • 使用足部矯形支具、橡筋帶、鞋墊和分趾矽膠墊等,改善腳形和減輕腳趾的壓力
  • 處方消炎藥減輕足部疼痛
  • 透過運動或物理治療鍛煉足部肌肉,減輕患處的壓力

微創手術根治 重建軟組織

不過要明白,所有非手術治療最終都只能紓緩病情、減慢拇趾外翻的惡化速度,病情嚴重者要根治就必須做手術。手術方法有很多,概念是在拇趾內外側重建軟組織,同時矯正和固定第一蹠骨。部分強調不截骨的手術方案並不適用於嚴重的拇趾外翻病例,伴隨相當高的復發風險。

傳統手術會在腳掌內側留有接近6cm的傷口,但近年技術和儀器日趨進步,微創手術在拇趾外翻上應用廣泛,最近發展出新型微創手術,只需在腳面5個位置做出細小傷口,已可放進手術儀器和工具,同時完成軟組織重建、骨骼矯正和固定等步驟。完整的手術程序可減少術後的復發風險,同時因為傷口細小,病人所需的康復時間亦比傳統手術大大減少,手術後第二天已經可以穿著矯形鞋走路,大部分人在手術後6周便可以穿上普通鞋走路和開始做運動。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