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接種疫苗 提升免疫力抗病

分享此內容:

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免疫周」,藉以呼籲人們接種疫苗。養和醫院駐院醫生郭業東醫生表示,接種疫苗是抗病的重要一環,而按時間表及建議適時接種適當的疫苗,有助提升免疫力,減低患病機會。

疫苗面世多年,多種傳染病因為疫苗的廣泛應用而逐漸減少甚至消失,例如天花(small pox)及又稱為小兒麻痺症的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等。

郭醫生解釋,疫苗的作用在於刺激身體針對某病原製造相應的抗體,從而令免疫系統「記住」這病原,一旦再次接觸到該病原時,身體便可快速反應作出攻擊,避免病原造成感染。當社區內大部分人接種疫苗後,會對該傳染病產生免疫力,有助減低該病在社區擴散的風險,從而建立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

除了衞生署推行疫苗接種計劃內涵蓋的疫苗之外,醫生有時亦會因應病人的狀況和需要,建議額外接種其他疫苗。

「例如小朋友或成人本身的免疫力較差,或有較高感染風險,便可能需要接種額外的疫苗,以提高防護能力。」郭醫生舉例,適用於初生嬰兒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減少相關病毒引起的腸胃炎,兒童則可接種水痘及子宮頸癌疫苗,以預防相關疾病。至於成人可按需要接種肺炎鏈球菌,50歲以上人士更可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以預防「生蛇」,即帶狀疱疹感染。

他續稱,疫苗的種類及特性各有不同,有些只需打一針,有些則要分階段注射,有的則可能要每年接種,例如乙型肝炎便需接種三針,以幫助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對抗乙肝病毒威脅;如果傷者的傷口嚴重污染,首次接種破傷風後,則需要在在十年後再打加強劑,身體才能夠適時作出免疫反應。至於流感針則每年因應當年流行的病毒株而製造,因此需要每年注射才能得到保護。

有些人或因擔心疫苗的安全性,拒絕為自己或子女接種疫苗。郭醫生表示,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常見副作用主要有輕微發燒,針位痛及敏感,但抽筋及嚴重過敏等嚴重副作用並不多見。

「若小朋友或大人接種疫苗後出現抽筋、胃口變差、高燒等應立即求醫處理。」郭醫生指疫苗急性敏感反應則通常在短時間內便會出現,故建議市民在接種疫苗後,最好先在診所休息十五分鐘,確保沒有過敏情況才離開,並提醒市民要妥善保留疫苗接種記錄,方便醫生日後跟進和追蹤。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0425a.jpg小朋友免疫力較差,或有較高感染風險,便可能需要接種額外的疫苗(資料圖片);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0425b.jpg養和郭業東醫生表示,接種疫苗是抗病的重要一環。;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