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再有知名韓星不幸自殺,事件再次引起大眾對網絡欺凌的關注。
網絡虛擬世界瞬息萬變,人人跟紅頂白,比現實更世態炎涼。有人敢於活出自我,逕自走偏鋒,不守世俗遊戲規則,卻得不到認同,遭遇一沉百踩,被網絡欺凌。那種荒涼和無助,令受害者感到世界對自已的否定,以至自己對世界的拒絕,繼而萌生自毁的念頭,甚至付諸實行,最終撒手塵寰。
隱沒真身 助長偏激行為
網絡欺凌是一種群體互動的結果。身處在互聯網世代,很多網民會被心理學上的「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現象所影響,覺得自己身分隱沒在群組裏,降低了對個人行為的責任感,繼而放下自我約束,導致個別人士於網上比現實生活更為偏激,亦即是心理學上的「分散責任」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