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學校停課,社交活動減少,小朋友留在家中的時間相應增加。在抗疫期間,不但家長的情緒可能受影響,其實小朋友也可能因為生活規律突然改變,情緒變得衝動、容易哭鬧、過動或者退縮。
小朋友有這些情緒,都是十分正常。家長毋須過於擔心又或是只顧責罵。家長可以表達理解的同時,多加與孩子在家中作不同的互動,例如一起做伸展運動,或按照小朋友的喜好一起玩耍,把握親子機會,同時可以一齊放鬆身心。
藉電子心意卡維持社交
「媽媽,我什麼時候才可以見到同學?是否大家都病了?」
家長可以先跟小朋友解釋,他們的擔心很正常,再以他們明白的方式慢慢講解現在的實際情况;然後鼓勵他們透過視像通訊或電子心意卡等,維持社交連繫。
親子煮飯仔 清潔家居
「小朋友整天留在家中,生活變得枯燥,如何是好?」
面對生活突變,青少年可能會因為不安或不知所措而顯得消極,在適當的防疫措施下,家長可以鼓勵青少年一起幫忙清潔家居、邀請他們一起下廚或製作小食。如情况合適,更可一起到郊外走走,一齊維持充實及積極的生活。
家長是子女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觀察和學習對象。為子女作一個好榜樣,照顧家人的同時,亦要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需要!
新生精神康復會「抗疫同時不忘照顧子女的身心靈健康」短片:
文:張敬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