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許多人都心慌慌,因為目前還沒有特效藥。雖然內地不斷有報道確診病人獲中藥治療(或中西藥合治)而康復,但不少病人對中藥預防及治療這類肺炎的認識不多,所以不敢嘗試。為了防止受感染,常閉門在家,不敢出門;有人會加大運動量,想以此加強身體抵抗力,盡量減少感染風險。
劇烈運動不利增強抵抗力
中醫角度認為,預防感染除了服用預防湯水外,適當的柔和運動也有利加強抵抗力,但劇烈運動消耗較多的能量,反而不利增強抵抗力;當然,完全不運動,靜坐或靜臥家中,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推介幾個柔和運動,較適合年老體弱者。
以下3組運動雖然緩慢而運動量不大,但可保存人體的能量,又可幫助身體排濕排毒,增加血中的含氧量,提升對疾病的抵抗力,有利於防病及體弱者康復。
1. 握拳
動作要求:雙手緊握拳頭,然後鬆開,如此每10次為1組,早中晚分別做3組(各30次)。每次握拳時適當用力,毋須大力握拳,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上肢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具健腦作用,促進上肢的排濕排毒,幫助病弱的身體康復。
2. 蹬腿
動作要求:坐在牀邊或穩固椅子上。先左腳向前蹬,腳尖盡量向後,呈「7」字狀態,收回放下;然後右腳重複動作。各腳蹬6次為1組,早中晚各分別做3組。蹬腳時自然呼吸(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下肢排濕排毒,有助恢復體能。
3. 擴胸出掌
動作要求:坐下,雙手向後向外擴胸,此時配合吸氣;然後雙手手掌向前推出,手掌盡量與前臂呈垂直狀態,此時呼吸配合為呼氣(較平日呼吸稍深,要柔和緩慢)。動作需要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反覆練習,每次約5至10分鐘,每天3次。
作用: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腎臟排毒及肝臟解毒,和放鬆胸背肌肉。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抗菌素耐藥性關注周】耐藥性威脅迫在眉睫 衞生署籲守護抗生素療效
- 許樹昌:H3N2病毒變種傳播力再提高 恐夏冬流感重疊 或需購南北半球疫苗
- 【器官捐贈】生命躍動 重燃希望 開啟對話 讓器官捐贈大愛延續
- 【流感】非感冒般簡單 ! 嚴重併發症可致長期身體損傷
- 【香港基因組計劃】3類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助精準辨病因做個人化治療
-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 基孔肯雅熱首錄本地個案 病毒載量高 防護中心:有發燒、關節痛等病徵要求醫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