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芷晴今年25歲,有一天早上如廁後發現廁盆內有小量血,和媽媽在早餐時討論,芷晴媽媽回想自己雖然已收經數年,也沒有任何不適,但她已多年沒有接受婦科檢查,所以她們決定一起到婦科醫生處檢查。

醫生聽過芷晴母女的事及替她們作簡單身體檢查後,提議芷晴媽媽多做一個子宮頸細胞檢查。另外,芷晴問:「醫生,我上網看,有說25歲以上都可以做子宮頸檢查,但我未曾發生性行為,而且我兩年前已經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我也需要做子宮頸細胞檢查嗎?」
揪出「問題細胞」阻止癌變
子宮頸癌主要是透過持續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所形成,HPV病毒是從親密接觸而感染的病毒。高危型HPV有很多種類,70%子宮頸癌是由感染高危型HPV16及HPV18引起。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擁有多名性伴侶、吸煙、年輕時有性經驗、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以及曾感染性病等等。患有子宮頸癌的病人可能有不正常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異常,或行房時感到不適等病徵,可是當中亦有很多婦女是沒有任何病徵。在發現子宮頸癌前,子宮頸內會形成不正常細胞,並可於5至10年內演變成子宮頸癌。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