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無聲殺手注意3大病徵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分享此內容:

胰臟癌非十大常見癌症,其死亡數字卻排名第五,2018年有700多宗胰臟癌死亡個案。胰臟癌病人很多時沒有明顯病徵,到有病徵時多數已屬後期,擴散到附近其他器官、淋巴結和血管,所以也被稱為「無聲殺手」。

胰臟癌|無聲殺手注意3大病徵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胰臟癌早期沒有明顯病徵,到患者發現時多已屬後期,擴散到附近器官、淋巴結和血管,故被稱為「無聲殺手」。

胰臟癌3大病徵腹痛、無故體重下降、黃疸等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陳詩正醫生表示,胰臟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來分解食物,也會分泌胰島素及升糖素等荷爾蒙控制血糖,因此若胰臟出現問題,會影響消化及吸收,令患者無故消瘦。而胰臟的外形就好像一條魚,分為胰頭、胰身及胰尾,如果腫瘤在胰臟頭的話,會壓着膽管,阻礙膽汁排到小腸,患者的眼白及皮膚會變黃,大便顏色亦會較淺,同時腫瘤會令胰腺無法分泌足夠的消化酶,令身體難以分解脂肪,大便會帶油份,變得滑溜。另外腫瘤在胰臟頭和胰臟身的患者,有機會因為腫瘤壓着腹腔內神經線而出現腹痛。

 

早期難察覺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胰臟癌與高齡、吸煙、酗酒、肥胖有關,年輕患者若沒有喝酒或吸煙,則有機會與家族遺傳基因(例如BRCA1或BRCA2基因變異)有關。陳醫生表示,沒有病徵的胰臟癌病人,多數通過身體檢查而發現,例如血液中的膽管酵素及胰臟酵素高於正常水平,或者透過腹部超聲波掃描看到膽管腫脹。

不過,由於上述情况主要是因為位於胰臟頭的腫瘤壓着膽管引致,如果腫瘤位於胰身或胰尾,則不會出現此情况,加上胰臟位於腸胃後方腹腔較深入的位置,胃、肝臟、大腸等會阻擋超聲波探頭探視,亦是胰臟癌難以被察覺的原因。陳醫生提醒,如果病人出現腹痛,同時體重無故下降,應考慮進行全身磁力共振掃描,如發現腫瘤就能夠及早治療。

 

早期: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切除胰臟 後期:放射或藥物治療

治療方面,陳醫生表示,視乎腫瘤位置及患者的情况而定。如果患者病情屬早期,大多可考慮採用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切除部分胰臟和脾臟,也可能要把膽囊、十二指腸、部分胃部一併切除,甚至全胰臟切除。切除胰臟後,胰臟酵素及胰島素分泌會減少,需要服藥協助消化和控制血糖。至於較後期的胰臟癌個案,未必適合接受手術切除,則可考慮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

陳醫生亦指出,由於癌細胞可經神經線、淋巴腺及血液擴散至其他器官,因此胰臟癌的復發率相當高,特別是已經入侵血管,例如肝門靜脈,癌細胞很容易經血液擴散至肝臟,甚至身體其他位置,所以很多時手術時會連同腫瘤附近淋巴、神經線一併切除。

另外,近年發現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簡稱IPMN)與胰臟癌有關。IPMN分為兩類,第一類與胰腺管直接相通,有兩成機會演變成胰臟癌,因此會建議病人將腫瘤切除;第二類則與胰腺管不相通,演變成癌症的機會較低,但病人仍需密切監察,如果發現水囊不斷變大,或開始出現粒狀物質,會建議病人盡快做手術切除。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